Rapa Nui 才有的摩艾-智利-轉載自自然生活網 (http://www.i-nature.com.tw)

 

i-Nature 編輯部


千年以前,玻里尼西亞人靠著卓越的航海技術,在太平洋上擴展勢力範圍。隨著時間的演進,逐漸形成北起夏威夷,西南達紐西蘭,東到復活節島(Easter Island)的「玻里尼西亞」文化圈。玻里尼西亞人當初相中復活節島覆蓋著濃密亞熱帶闊葉林,為島取名為Rapa Nui,開始定居發展文明。16、17世紀左右,在海岸立起一尊尊只有Rapa Nui才有的摩艾(Moai)。這些摩艾高7~10公尺,重20~90噸,最重的更達200噸!立摩艾的原因眾說紛紜,比較為眾人接受的解釋是,這些石像代表過世的部落首領,可以保衛村民的安全。

 

島上資源隨著人口過度成長而消耗殆盡,森林完全消失而沒有木頭造船移民,土地養分流失而無法耕種,進而引爆戰爭,原有的階級制度徹底崩潰,人口大量減少。西元1770年左右,征戰的各部族將彼此的摩艾像推倒砍頭,直至近代各方出錢出力,才讓部分摩艾重新站了起來。

 

約台北市一半大的復活節島只有4千位左右的居民,大部分都居住島上唯一的小鎮Hanga Roa。鎮上有一間銀行可提供換匯及ATM服務,銀行隔壁就是官方旅遊服務中心(Sernatur),可索取地圖及詢問環島行程。我們決定以騎機車的方式探索這個島,不過沒有機車國際駕照,願意出租的店家實在不多。

 

《蕭瑟與蒼茫的南部海岸》

 

拉諾拉拉庫(Rano Raraku)位於火山邊,島民在這裡的火山岩上刻鑿出偉大的摩艾巨像。不過建造的工作似乎忽然終止,採石場內散落著近400尊完成與未完成的摩艾,有些甚至已在運送途中。我們沿著山坡步道穿梭在摩艾林與沉睡巨像間,跟那些舒服躺在洞穴裡的摩艾比起來,山丘上站著的斜頭、抿嘴,似乎滿腹委屈只能當衛兵,如果能夠到海岸邊的祭壇上該有多好啊!沿著步道還可進入火山口內,幽靜的火山湖別有一番滋味。

 

站在拉諾拉拉庫山丘上往海岸線望去,東加里奇祭壇(Ahu Tongariki)的摩艾特別引人注目。日本人對摩艾的迷戀,由一間日本公司在1990年代出資,並捐贈大型起重機械重建這座祭壇(Ahu)便可看出。長達100公尺的祭壇立著15尊3層樓高的摩艾,是島上規模最大的一處。站在祭壇前,除了感覺自己特別渺小以外,現場彷彿有種魔力,讓人靜靜地望著摩艾,等待傾聽它們訴說的故事。

 

 

 

《世界的肚臍》

 

轉往北行,帖披投酷拉祭壇(Ahu Te Pito Kura)裡9.8公尺高的摩艾帕洛(Paro),是成功立起的最高摩艾,只是也難逃被推倒的命運,由肩膀應聲斷裂。向海岸走去,還有一處由一顆大圓石伴著四顆小圓石所代表的「the Navel of the World」(世界的肚臍),據說帶有磁場的圓石可為觸摸者帶來好運呢。

 

阿娜奇娜(Anakena)據說是酋長Hotu Matu’a帶領先民移往此島的登陸地,擁有全島最美麗的海灘,是島民社交、運動及辦理各項活動的重要地點。海灘上的瑙瑙祭壇(Ahu Nau Nau)上4尊戴有髮髻Pukao的摩艾最引人注目,據說這些紅帽摩艾可是代表著酋長。

 

 

 

《失落的海底摩艾》

 

知名的鳥頭人身像遺跡位於Rano Kau,其代表著摩艾信仰被毀棄後的新宗教。藉由徒手渡海至Motu Iti與Motu Nui小島拿取鳥蛋的競賽,選拔出最強壯的勇士做為首領,整個活動就在Orongo遺跡舉行。

 

大部分的遊客只能站在本島遠眺Motu Iti與Motu Nui,我們卻又揹著氣瓶跑到小島邊跳海,親身體驗這片險惡卻又不可思議的海域。漂浮在Motu Nui島延伸入海的垂直峭壁旁,幾近透明的海水竟讓感覺就像飛在20層樓高的半空中,這種飛行經驗是我們征戰其他世界知名潛點也不曾有過的感受。

 

失落的海底摩艾也別錯過,多年前智利海軍在運送摩艾的過程中,不小心掉了一尊在外海的百米深海底,ORCA潛店就突發奇想複製一個,放在海底提醒大家,真的有個海底摩艾。愛好潛水的我們,當然也沒忘記去打聲招呼。

 


(本文作者:邱敬泓、楊安琪/文、攝)
(摘自:世界就要這樣玩,由華成圖書發行)

http://i-nature.uho.com.tw/articles8/7/77.html#.UXasqJPVUx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