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跑高雄馬拉松體驗南台灣的熱情,也能體驗在市中心奔跑的快感。今年的高雄,一別炎熱的氣溫,是涼爽的晴天,賽道微調之後,雖然沒經過高雄的地標─85大樓,卻延長至蚵仔寮漁港,讓跑者體驗高雄港邊的文化。
清晨,天未亮,現場已經燈火通明,迎接跑者到來。
暖身操由高雄市長陳菊和大家一起跳,最具南臺灣風味的─台客舞!
來跑高雄馬拉松體驗南台灣的熱情,也能體驗在市中心奔跑的快感。今年的高雄,一別炎熱的氣溫,是涼爽的晴天,賽道微調之後,雖然沒經過高雄的地標─85大樓,卻延長至蚵仔寮漁港,讓跑者體驗高雄港邊的文化。
清晨,天未亮,現場已經燈火通明,迎接跑者到來。
暖身操由高雄市長陳菊和大家一起跳,最具南臺灣風味的─台客舞!
小編:在紐西蘭移地訓練,除了有絕佳的環境之外,訓練夥伴也是世界頂尖。
Laurent Vidal,法國人,2/18剛過29歲生日,參加過2008年北京奧運(第36名)和2012年倫敦奧運(第5名),08年開始與 Andrea Hewitt在紐西蘭的基督城定居,長住在紐西蘭,被大家稱作49%的紐西蘭人,9歲開始從事鐵人三項,但僅以好玩為主,一個禮拜三項的練習時間不超過10個小時,同時也從事其他運動,包括登山車、滑板和足球。一直到高中才開始認真訓練,一週訓練量不超過16小時,沒有過度的訓練,一直到現在近20年的時間,Laurent一直深愛著鐵人三項,並把訓練和比賽融入生活,成為頂尖的職業鐵人,我好奇的問他有沒有對鐵人三項反感、不想練的時候,No. never.他的回答是肯定的,教練規劃訓練也規劃休息,回想自己游泳選手生涯,一直到現在對游泳還是很排斥,感覺格外諷刺。Laurent在2002年歐洲錦標賽贏得青少年組銀牌,自此開始逐漸站上世界頂尖鐵人的行列,沒有大量和過度的訓練,Laurent一直享受著職業鐵人的生活。
圖片來源:http://www.triathlon.org/athletes/profile/5662/laurent_vidal
開戰時間:4月27日至5月1日
試合地點:宜蘭運動公園田徑場(宜蘭縣宜蘭市中山路一段755號)
競賽資訊: 田徑分組編配表、田徑賽程表
Sally推了推眼鏡,左手用大拇指夾著《我愛故我在》的封面,而食指則當做成書籤,右手拿起杯口比臉還大的焦糖瑪奇朵,用略淡如素顏的粉桃紅色嘴唇抿了抿,假睫毛與過度曝光眼影中的眼神,望向了窗外,而眉間的距離彷彿透露出了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然後接著低下了頭檢視了這星期剛做的冷光指甲美白。
Jason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像貓咪般的伸了個懶腰,數了數今晚通宵打麻將贏了多少錢,而Garly剛回到宿舍,經過壞了個燈管,但管理員一直沒有維修的走廊,脫下了最時尚的黑框墨鏡,抓了抓噴了過多髮膠的髮型,望向正在數錢的Jason,兩人相識一笑,互為莞爾。而Sally、Jason、Garly,都有一位共同的奇怪同學:Truly,Truly生活模式像個上了年紀的老人家,早上六點起床,晚上十點睡覺,作息正常、不菸不酒,是臺灣長跑界F咖 YaFen口中沒有大學生活的那種人。
文:涂景文
圖:涂景文,陳盈超
2013年的「新北市碧潭盃鐵人三項國際邀請賽」4月13日於新店的碧潭風景區舉行。比賽的這一天,平時清澈的碧綠溪水卻又冰又湍急,而全程比賽的跑者經過四次的「陽光橋」整天沒有被太陽曬到,加上狹窄的道路和繞行數圈的自由車路線在在考驗了選手們的毅力和耐力,種種因素狀況加起來,賽事難度很高,而通過考驗完成比賽的人稱得上真正的「鐵人」。
這場比賽是第一次在大台北都會地區舉辦的正式三鐵賽,加上被列入LAVA鐵人三項年度積分賽的誘因,因此即使是安排於春天尚未完全覺曉的4月中旬,又是由新成立的「新北市超級鐵人運動發展協會」舉辦,報名的情形非常踴躍,全程,半程和鐵三角的接力賽共吸引了將近2000人。同時在南部進行的「文章盃紀念賽」吸引了追求成績和獎金的大部份國內精英選手,更確定了這場在碧潭的比賽的「平民」性格。當然,以三項運動在台灣近年的蓬勃發展和選手程度的大幅提升,比賽也不缺乏厲害的選手,其中包括前幾天才從沖繩集訓回台的一姐,李筱瑜。
跑步前到底要做靜態伸展或是動態伸展,有沒有建議的模式與觀念可以參考呢?這大概是網友比較有疑問的地方,熱身的部份,會先提升身體的核心溫度與潤滑肌肉,讓肌肉的收縮與放鬆更為有效率;然後增加肌肉神經的活化,讓肌肉針對主運動的內容中來預做準備。
在知名competitor的網站上,介紹了對於跑者來說最合適的暖身方式,而暖身主要的二個目的:
1. General Warm-Up
A general warm-up elevates the core body temperature and lubricates the muscles, allowing them to contract and relax more efficiently.
(提升身體的核心溫度與潤滑肌肉,讓肌肉的收縮與放鬆可以更為有效率。)
騎登山車的樂趣和你的技術水準以及路線難度相關。當你騎進林道,若路線難度太高讓你恐懼,便沒有樂趣可言;但如果太簡單,又會覺得太無聊。遇到障礙,你會如何處理?1.撞過去;2.繞過去;3.飛過去;還是4.吸收它?當你穿越崎嶇路面,騎得零零落落,第一個念頭是:1.換更長的避震行程;2.用更快的速度掠過;或是3.練習更流暢的技巧?不論你的答案是哪一種,都是解決障礙的方式之一,但很可能有更好的做法,帶你進入更高的層級。以下簡介《掌握登山車技巧》的各章節內容,幫助你突破關卡,更上一層樓。
1. 選擇武器
不論你已購買、當購買、將購買登山車,你都可以從本章獲得新知,讓你的愛車更好騎,選擇更合適。先了解你的騎乘風格,是越野、林道、全地形、自由騎、土坡還是激烈的下坡?如果你什麼都不知道,四到六吋行程的雙避震車可能是你最好的選擇。有了車之後,你要再次依據自己的騎乘風格來調校座艙,讓身體有最大的活動空間,以克服各種路況。你也要依據騎乘技術和路況,在眾多款式的輪胎中,挑一款最符合你的騎車風格。最後是懸吊系統的設定,用逼近法找出最佳的避震調校,然後就別再亂弄,上路騎車!
2. 與車合一
今年第一場國內積分賽開跑,菁英選手紛紛出籠,然而就在幾天後(4/25)也有10幾位選手將飛往菲律賓參加亞錦賽,緊接著4/30也有全大運鐵人三項賽,所以台南一戰,會是重要的熱身賽,也是驗收長久以來訓練成果的重要比賽。
第一天賽事即將在下午1點開跑,將有1400位半程賽和鐵三角接力賽選手到場,不過小編到達會場時,太陽已經高掛,氣溫也是只能用熱昏了來形容。
打水的目的為何?這個問題對於競技型游泳選手/鐵人三項選手/成人後才學泳的初學者/剛學游泳的孩子有著不同的答案。
打水的目的常被人誤解是為了推進。
經過分析,世界級頂尖的競賽型游泳選手,在游自由式時,所有推進所花的力量中,打水只幫忙其中的10~15%(競賽距離愈短,打水所帶來的推進效益就會愈高;但距離愈長,打水所帶來的推進效能會愈低)。10~15%的推進效益是對世界頂尖的競技型游泳選手來說,他/她們的打水技術都已經爐火純青。對於初學者來說,打水推水的效益更低,所以我們必須先反轉我們對於自由式打水的觀念:「我們沒有魚尾巴,靠下半身踢水實在不符合經濟效益。自由式打水的目的不在於推進,而在於保持身體在水中的平衡與正確位置。」
除非你是短距離的衝刺型游泳選手,否則盡量不要利用打水來推進身體。那是沒有效率的推進方式,會大量耗損你的能量,而且推進效能不佳,大部分的力量都會被打水過程中所帶來的阻力所抵消。(對50或100公尺的衝刺型選手來說,他們無須考慮效率,而是在一分鐘內把體能瞬間轉化為前進動能,所以僅管打水只能幫助15%左右的前進效益,在短短數十秒的比賽中卻是勝負的關鍵所在)
就職於國內知名機車品牌的品管徐昌國,29歲那年開始跑馬拉松,「其實我跑馬拉松是被人家騙的,我很容易騙。」,沒想到一場騙局讓他跑了20多年的時間。
在今年48小時賽中,跑出311.977公里記錄的徐昌國,賽後小編問了他的參賽秘訣,「我聽說了關家(良一)的心態:要用心!」昌國說「所以之後就很用心、專注的去跑。」
去年在超馬嘉年華48小時賽以249.832公里完賽,今年在賽前為自己訂下目標,不過…「我還沒來就跟大家吹牛了!我說我要破紀錄:300公里。因為去年我的目標就是300公里以上。」
從去年開始懷抱的理想目標,需要花很大的決心和毅力去訓練,不過一開始他並沒有下決心,「偶爾練5-20公里而已,而且不是天天,一天最少的有3、5公里,因為就是沒心。」昌國說「所以從去年底、今年初,就恢復跑初馬時的量。」
(由中華民國田徑協會提供)
波士頓馬拉松的恐怖襲擊令人心碎,沒有人料到這個歷史最悠久、地位最崇高的比賽,竟然發生這種慘劇。由周二早上開始,香港媒體朋友不斷找我,問我有沒有認識朋友參加波士頓馬拉松及解答馬拉松賽事的保安問題,這場襲擊對馬拉松運動影響留待下次討論,今天想先談的是上周日舉行的平壤萬景臺馬拉松。
最危險的地方原來是最安全,萬景臺馬拉松在戰雲密佈下順利舉行。台灣有張嘉哲和何盡平出戰,動一動網站亦有為他們打氣。原本香港也有兩名精英運動員──賴學恩和周子雁同場比拼,可惜香港業餘田徑總會以「局勢緊張」為理由放棄參與,令空訓練一場的香港精英相當失望。我希望有興趣的台灣的朋友,了解香港的情況。
放棄不是完全沒有理由,但香港田總並沒有尊重、聆聽和諮詢運動員的意見,似乎只是「怕負責任」的條件反射,多於諮詢韓方及運動員意見後深思熟慮的評估。若香港田總有替補安排,助兩人爭取參加四月的其他國際比賽,相信其他比賽也會給一些面子香港,讓兩人可以酌情參與,這總比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突然取消行程而浪費艱辛訓練的成果負責任得多。
辦馬拉松可以是既帥又浪漫的職業,我不是說那些年年倒模重覆、換湯不換藥的沉悶比賽,而是一些真正熱愛跑步的人,如何憑一股儍勁,在一個不太可能辦馬拉松的地區,由零開始築一個夢,令世界變得更美。我說的是,本年十月首辦的老撾龍坡邦(Luang Prabang)半程馬拉松。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話說一位在新加坡滙豐銀行工作的Michael Gilmore先生,去年曾到龍坡邦旅行。Michael先生跑齡不算長,比賽經驗至少比我少一大截,只是參加過柬浦寨吳哥窟半馬、東京馬拉松和日本長野的一個跑山賽。我或許有過辦比賽的念頭,但從來沒有想過付諸實現,而他已開始踏出千里之行的第一步了。
作者:郭豐州
波士頓馬拉松是全球歷史最悠久的馬拉松賽,它是1986年參加第一屆雅典現代奧運的美國選手回到波士頓,隔年1987開始舉辦,已經舉辦了116年。它是公認的全世界五大馬拉松賽之一,同時也是馬拉松迷公認最難參賽的賽事,因為只有它有資格限制,依據年齡訂出參賽標準,以我的年齡為例,我的成績必須是3小時30分才能報名,年輕顛峰時我也沒這水準!
芬威球場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棒球場,1912年開始啟用,球場可以容納3萬7千人,它的部分內野觀眾位置是世襲的,老爸傳下來給兒子,又傳給孫子,波士頓棒球文化深入一般家庭,從小大家耳濡目染,都是紅襪隊的死忠球迷,紅襪與紐約洋基隊的死對頭對抗是美國職棒大聯盟的傳統。芬威球場從2003年5月16日起,不管球季賽、季後賽,場場都爆滿,連滿數字終於在820中斷,換句話說,它在球季比賽時每場多有3萬7千人。
簡單地做背景說明之後,山寨版的福爾摩斯-「福爾磨司」就要上場了,以上這兩條線索說明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的主謀顯然對美國文化不熟悉,否則他大可以把炸彈放到芬威球場去,「效果」一定更可觀,加上爆炸時人群推擠,死傷數字一定令人不寒而慄。其次該名主謀對馬拉松是有基礎認識的,一般馬拉松賽人潮最多的就在起跑後4小時回到終點,他啟動炸彈的時間是精選的,企圖造成更多人傷亡。如果在起跑後兩小時引爆,只會傷到極小部分的菁英跑者,因為大多數人還在路上。
作者:愛輪氏
平安知足的參賽魔人
自行車賽場上,總能見到一位白髮蒼蒼卻笑口常開的老面孔,無役不與的他叫黃文生,多次拿下自行車賽冠軍。他樂在比賽,以玩樂的心態來「玩賽」,他喜歡到賽場上寒暄交朋友,比賽中拿著相機隨意紀錄,然後輕鬆的將許多年輕人刷卡。比賽的強度超過身體負荷,他就躺在草地上小睡片刻享受日光浴,他就是如此的不按牌理出牌。
環台賽過後,接著14日週日就是尖石鄉鎮西堡超級馬拉松上演!
由新北市13知路跑協會集合各地路跑團體一手打造的經典賽事,除了100公里項目外,另有54公里超馬賽。如果用菜餚來說,鎮西堡超馬絕對是能讓人一再回味、齒頰留香的滿漢大餐。當然首先,你要擁有一顆強大的心臟跟一雙牢靠的雙腿。
首先我們來看看路線圖
再來我們來看看高度圖
作者:甘思元
先掌握一個原則,讓身體充滿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
身體中水的含量直接影響肌肉、神經、代謝…等系統的運作,有時身體缺水可能讓你沒感覺,可是當有感覺時,你可能已經缺水很久了…
怎知道身體缺不缺水?看尿液的顏色,充滿水的身體尿液的顏色是淡黃色的,缺水時尿液的顏色是黃色或更深的顏色,如果尿液顏色深如褐色,那請你立即放下手邊的工作,馬上去看醫生。
平常,手邊隨時要有水杯、水壺…每15~20分鐘喝150cc左右的水,養成喝水的習慣。
如果堅信,你的心智就能達成!
「If you can believe it, the mind can achieve it」~ Ronnie Lott
年僅15歲時就打破200公尺蝶式世界紀錄,2008年在北京奧運場上一舉拿下8面金牌,生涯共囊括22面奧運獎牌(18面金牌是史上個人最多紀錄,整整是史上第二多的兩倍),綽號「飛魚」的Michael Phelps麥可‧菲爾普斯,為當代運動世界寫下榮耀的飛魚傳奇。除了天生的身材優勢(身高193 公分、臂長201公分、柔軟靈活的踝關節和膝關節),他強而有力的海豚式打水、驚人的爆發力與速度、加上近乎教科書的完美動作,展現出人體在水中移動最快的力與美。
- See more at: http://www.don1don.com/archives/video-post/%E7%91%9C%E7%8F%88%E6%95%99%E5%AE%A4%EF%BC%9A%E7%94%A9%E9%96%8B%E6%86%82%E9%AC%B1%E6%98%9F%E6%9C%9F%E4%B8%80%EF%BC%8C%E5%A2%9E%E5%8A%A0%E6%9F%94%E8%BB%9F%E5%BA%A6#sthash.clU09oCZ.dpuf
去年12月底左右,當聖誕樹上的LED正繽紛之時,我接到再度前往朝鮮參加平壤萬景台馬拉松賽的消息,雖還沒正式確定,但總是要開始準備,畢竟機會不會等人,唯有自己隨時準備好追上。
今年一月,朝鮮田徑協會正式發函邀請臺灣馬拉松兩小時二十分以內的選手,中華民國田徑協會也詢問何盡平與我的參加意願,我們當然樂意,畢竟能受到國際上的認同,有資格受邀參加IAAF銅牌賽事,不必守在電腦前擔心被秒殺,可以專心有效的訓練。
我國一年有五十場馬拉松,兩百多場路跑賽,雖然數量在跑步愛好者的努力下逐年增加,但品質上還是有進步的空間,當然,休閒地享受跑步是遊戲中的快樂,追求競技品質也非主辦休閒運動趣味之動機與目標,把台灣每一場比賽都拿來跟東京馬拉松比較,也太強人所難,畢竟,跑步跟吃Buffet總是有些差異性,但若總是要誇大其辭的媲美東京馬拉松,做人也未免太不厚道了。
除了轉頭吸氣以外,頭在水面下時切勿憋氣,最好要一直保持吐氣的狀態,而且吐出的氣泡量最好維持等量,不要忽快忽慢。這種小技巧,可以幫你游得更自在。
在水中保持用鼻子穩定吐氣,可以讓你游得更輕鬆。
為何在水中保持持續吐氣如此的重要呢?
我教過很多初學者都不習慣在水中吐氣。他們習慣在嘴巴離開水面的那一個小空檔同時做吐氣與吸氣的動作。在那麼短的時間要做兩件事,換氣的時間自然會拉長,因此就會不自覺地把頭向上抬很高,以爭取口鼻浮出水面的時間,造成身體在換氣時上下振動太大(通常這樣做的小朋友換完氣之後就會沉到水面下),頭抬得愈高下半身就愈沉,同時造成更大的水阻,游起來當然也就愈費力。這時如果能在水中把空氣吐掉,轉頭換氣時只要吸氣就好,即能改善換完氣後身體太沉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