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剛由重慶回來,看到兩個很有趣的創新應用的案例。一個是在餐廳中看到組合式的筷子(如圖一),另外一個在百貨公司看到的鋼琴聲光樓梯(如圖二)。要特別談談這兩個案例,是因為它們代表了兩個創新設計的基本原則: 功能分割簡化與組合。

筷子是華人用餐的基本工具,餐廳的筷子不外乎重複使用及用完即丟兩種形式,可以重複使用有衛生的問題,用完即丟則是成本較高,且竹筷子品質較差,手感不佳。在圖一中頗具巧思的設計,則是將筷子的夾菜部分及手握部分分開設計,夾菜部分強調衛生,而手握部分強調手感。客人使用後將夾菜的部分丟棄,手握部分則清洗後再使用,兼具了衛生及手感的要求。(編按:有鑑於免洗衛生筷有消毒藥物殘留的疑慮,此短短夾菜的部分可泡在茶水中浸洗一會即可。)
 
鋼琴聲光樓梯在國外也有看到,但是在重慶的百貨公司中看到這個設計則是有點意外,客人踏上像鋼琴鍵盤一樣的樓梯後,樓梯的燈會亮起來,也會有鋼琴聲音的音樂,好像在彈鋼琴,它讓百貨公司的客人更有意願去走一下樓梯。圖二中的訪客則是上上下下在聲光樓梯上走了好幾趟,充分達到嘗鮮的價值,當然也讓顧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個設計顯示的是大陸企業求新求變的精神,實在有可以值得大家學習的地方。
 
以上介紹的兩個創新恰巧代表兩個創新設計的基本原則:簡化與組合。簡化在西方科學的原則叫做「分解」,也就是各個擊破(Divide and Conquer),將複雜問題的本質找出來,然後分別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組合筷子就是將筷子衛生及手感的兩種需求分別找出來,然後找到可以分別解決的辦法。

組合是另外一個原則,將可以互補的功能加以「組合」,創造出不同的服務體驗。鋼琴樓梯就是將樓梯加上音樂及光線的聲光效果的組合後,成為新的服務,為顧客帶來新的體驗。過去在台灣非常成功的有聲聖誕卡及目前的音樂蠟燭,都是功能組合的成功實例。

其實,創新是人類的天賦本能,由兒童的學習過程就可以看的出來。若把兒童關在一個小區域中遊戲,很快的就會透過分解及組合找出把門打開的方法。可是為何有些人能夠找出成功的創新,而有些人卻缺乏創新的能力呢?我認為最大的因素不是方法而是動機。兒童有強烈的動機要去探索外面的世界,但是有許多企業的員工卻滿足於自己工作或生活的小圈圈,因而失去了創新的動機。因此,對企業來說,推動創新最重要的工作是提高員工創新的動機,而不只是在課程中加強創新的方法。一個有創新動機的人,透過不斷地嘗試,最後終究會成功,一個沒有創新動機的人,不論學習多少方法,可能終究不會去運用。

arrow
arrow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