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面積1104平方公里,約新北市的一半大,是全球十大金融中心之一,是個台灣人相當熟悉的地方,也是免稅的天堂,1997回歸中國後,政治情勢更加的敏感。
香港有一場以渣打冠名贊助的馬拉松,簡稱渣馬,繼前年銅牌、去年銀牌、今年預計可以達到晉升「金牌賽事」的資格標準,依國際田徑協會IAAF的規定,若想成為最高級的「金牌賽事」,必需有五名不同國籍、達金牌賽水準的跑者參賽。
今年新北市的萬金石馬拉松即將申請「銅牌」認證,這是台灣第一場達到申請國際認證標準的賽事。
香港,面積1104平方公里,約新北市的一半大,是全球十大金融中心之一,是個台灣人相當熟悉的地方,也是免稅的天堂,1997回歸中國後,政治情勢更加的敏感。
香港有一場以渣打冠名贊助的馬拉松,簡稱渣馬,繼前年銅牌、去年銀牌、今年預計可以達到晉升「金牌賽事」的資格標準,依國際田徑協會IAAF的規定,若想成為最高級的「金牌賽事」,必需有五名不同國籍、達金牌賽水準的跑者參賽。
今年新北市的萬金石馬拉松即將申請「銅牌」認證,這是台灣第一場達到申請國際認證標準的賽事。
比賽:2014無錫國際馬拉松賽
時間:2014/04/13 07:30
地點:中國江蘇省無錫市太湖邊
這是我人生中的第二個半馬,無錫馬的賽道是沿著太湖,沿途落櫻繽紛、春色無邊,江南的好景致一覽無遺,差不多有在畫裡奔跑的fu。
這趟22天中南美洲的旅行,我的工作是豪華旅行團的嚮導兼翻譯,從台灣出發,香港轉機到北京與大陸隊員會合,再飛阿姆斯特丹、秘魯首都-利馬,全程加轉機時間超過48小時,終於到達了曾經輝煌的印加古國首都-庫斯科(Cuzco) 。
一到位於安第斯山脈上,海拔3400米的庫斯科,就好幾個隊員出現高山症狀況,雖然從行前就一直叮囑各種避免方式,但還是有一半人中招。還好在進入印加古道前的二天休整後,大家的身體陸續恢復並適應這高原的低氧低溫環境。
反倒是一直處於工作狀態的我,時差無法調整過來,每天半夜一點醒來,四、五點才能又睡著,甚至還有點感冒,也努力地不讓感冒在高原的活動中不再加劇。再怎麼樣應該都可以硬撐完總長43公里、總爬昇2125公尺,免背公糧睡袋的印加古道四天登山野營,所以照顧隊員的同時,一點也不敢透露自己的身體狀況。
這次印加古道有四天的行程,古道上,每天只允許500人進入,其中又包括大約300位當地嚮導、挑夫、廚師等協作人員。聽其他嚮導說現在要申請入山,最快要到8月底、9月初了。
2014 年 The North Face 100 國際越野挑戰賽 – 台灣站
我一輩子都熱愛運動,而雖然先天條件不理想,但我始終最愛跑步。她是我的初戀,也是一輩子最忠實的伴侶。
我念高中的時候從棒球隊轉到田徑隊的媒人是秋季的越野跑。在美國東北部的長跑者秋天有越野長跑隊 (cross country),冬天有室內田徑隊,以及春天比較正規的(戶外)田徑隊可供參加。如果有興趣,不需要一年四季都當跑者,想參加任何一個單季運動都可以,譬如說你冬天最喜歡或擅長的運動是滑雪,秋季參加越野賽跑隊可以鍛鍊體力又能為學校爭光。秋季參加美式足球隊的壯碩男生春天的時候可以參加田徑隊丟鐵餅和標槍,等等。
而我呢?高一的那一年我打棒球。我是投手和捕手(「投捕手」?,哈哈),兩者都需要相當的腿力,所以練完球之後我開始繞學校跑幾圈,不久後也開始在家附近跑,繞一兩圈我們社區。六月我們鄉鎮一年一度的嘉年華以10公里的路跑賽啟動,我那年第一次參加(成績好像是43分多)就很喜歡,不久後又參加了暑假期間的幾次路跑賽。很快的,跑步成了我生活的一部份。於是我決定好好練跑步,高二回到學校後就加入了越野賽跑隊並放棄從8歲一直認真打的冰上曲棍球,走上跑步的不歸路。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釘鞋,陡峭的短坡,腳底不規則的地面,上上下下起起伏伏的地形… 這些的經驗早就成為模糊的回憶了,而來到美麗福爾摩沙寶島多年的我在這裏都沒有再到山徑去跑。所以這次報名的50公里組號稱有約17公里山徑的挑戰對我來說剛剛好,能重溫過去的經驗又不會要人命(我在想)。
最近很多鐵友,不約而同的問B教練訓練課表,想把游泳再加強,來提昇標鐵賽的競爭力。這邊分享幾個技術重點,讓時間沒辦法配合B教練課程的朋友還是能自己練習。
一個完整的游泳課表,應該技術、耐力、速度訓練都應該兼顧。依照不同的時期,調整每個項目的比重。季外期技術為重(3:1:1),賽前期耐力為重(2:2:1),比賽期速度為重(1:2:3)。
很多選手一下水就以榨乾精力為目的,技術訓練時也以快速的節奏,想完成大量的技術訓練,但是技術訓練,動作正確性是關鍵,達成正確性,才要求速度,才進一步要求距離。
份日本知名女性馬拉松跑者排行榜,總共有216人在排行榜上,其中200人有5個半小時以內完賽的實力,小編話不多說,人不多選,7小時內區間選出幾位知名女性來分享喲!
圖片來源:http://www.runningschoolq.jp/diary/ayakonishitani/archives/2097、http://aircontact.exblog.jp/8640776
最佳成績:2014年東京馬拉松 3小時03分03秒
知名模特兒西谷綾子,實力可是目前排行榜第一名,從2011到2013年馬拉松完賽時間統計下來,平均落在3個半小時以內,這成績還可以超越大部分男性選手。
這真是一個愛跑步的人最疑惑的問題。因為不論是前腳掌或腳跟著地都有大批的支持者,其中前腳掌著地的支持者大概也是姿勢跑法(Pose Method Running)的支持者,而許多選手與專業教練支持腳跟著地的也大有人在。
我想,要讓大家有一致的共識,短時間內是不容易的,但還是想說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我是支持姿勢跑法的。
第二,但我卻也不一定認為每一個人都能用姿勢跑法跑。
Saucony KINVARA 再進化~ Kinvara 4
KINVARA系列鞋款我從2代、3代都有持續的使用,每每穿新的鞋款都會不一樣的感受。
KINVARA 2代鞋款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是一雙非常輕量的鞋款,追求速度是輕而易舉的,輕量中卻帶有頂級的柔軟及舒適,運用在短、中程的路跑活動時極為輕巧、靈活。
以前不是過得很頹廢,只是後來對生活的態度多了一點點堅持。
2013年12月底的某下雨天早上,已經是台北連續下雨的第16天。前幾天剛跑完「復出」後的第二場全程馬拉松恢復狀況良好。來自紐約的我早在念高中時已經習慣在雪地上跑步時穿短褲和長袖風衣。雖然長期居留台灣下來平時沒以前那麼耐寒,但是只要穿起跑步鞋來熱身一下還是不覺得台灣真的冷,反而即使下雨天涼涼的氣溫很舒服,讓我不想慢下腳步。尋著住在新店以來跑過無數次卻跑不膩的路線,看著GPS手錶每公里回報的時間都在4:16到5分鐘的範圍內,平路輕鬆維持4:40時,心裡想著,才幾個月前我從萬華沿著自行車道回新店,平路能維持6分鐘/公里已經覺得不錯。當時無法想像現在能輕鬆加速,自在翱翔的感覺,更無法相信我身上穿的T-shirt 從XL縮小到M的尺寸!
2013年對我來說是生平改變很多卻在多變中找回自己的一年。
首先,這一年是我正式轉業從事攝影工作以來的第二年,也是案子最多,客戶成長最快的一年。雖然包括客戶開發和服務以及攝影表現自認為還有很大的努力和進步空間,目前的固定工作量加上其他專案,婚紗,個人寫真以及廣告攝影案子已經足以過日子了。我沒有位於市中心的寬敞攝影棚,也沒有辦法請固定的助手做最貼切的客服工作,可是在內湖的攝影棚還算堪用。如果我無法在那邊發揮,基本上是我自己的功力和想像力不足而並非因為受限於場地。
許多朋友參加了自行車或是路跑活動,活動後抱怨因為抽筋影響了表現。其實抽筋是運動常見的問題,常見的原因是:
活動時如何避免抽筋發生呢?
1. 適度的熱身。
2. 不要過度伸展,誘發肌肉保護收縮。
The North Face秋冬戶外時尚大秀,今天登場,特地請來夢想鬥士陳彥博和名模瑞莎來走秀,凱渥模特兒也將運動風格穿的更為時尚,藝人黃小柔、GIGI、星瀚、Elmo、歌手林俊逸、宇宙人、金曲最佳樂團MATZKA等人到場看秀,也有多位超馬好手現身。而在現場也發表最新的冬天保暖科技─ThemoBall暖魔球和Pro Down抗水羽絨,這個進化的新產品更適合台灣潮濕的天氣。
ThemoBall暖魔球和一般化學纖維最大的不同是,它模擬羽絨的絨朵結構,保暖效果更好,經過測試保暖功能可以和天然羽絨媲美;而Pro Down抗水羽絨則是將100%天然鵝絨不親水加工處理,所以具備強抗水性,可以保持長時間乾燥,重量輕、好收納也是它的優點。
中華田協蔡辰威理事長除了用心推展田徑運動,對於長期栽培優秀選手計畫與經費支援不遺餘力,充分授權王祕書長執行協會會務,王祕書長高瞻2017年世大運種子選手培訓計畫,於去年12月主動提出遴派男子青年選手參加暌違十年之亞洲越野錦標賽。
第12屆亞洲盃越野錦標賽於2014年02月22日在日本福岡舉行,日本是亞洲唯一辦過世界盃越野錦標賽的國家,而世界盃越野錦標賽至今已開辦40屆,亞洲也只有承辦過這一屆,因此,福岡這座越野賽道,頗受世界各國長跑好手極高的評價。
中華田協訓練組針對1993、1994年生青年長跑選手進行遴選作業,最後提交王祕書長進行最後圈選,賴孟昕(102年全運會1500M第1名3分53秒82),溫連忠(102年全運會1500M第4名成績3分55秒69),曾九瑾(2013年香港城市田徑賽1500M第2名成績3分57秒89),張團畯(102年全中運及2013年香港城市田徑賽3000M障礙雙金,102年全運會鐵人三項第2名),這4位選手順利當選日本福岡第12屆亞洲盃越野錦標賽中華隊代表,王祕書長隨即聘請台灣大學康世平教授擔任領隊,協助日文翻譯與賽務交流,成淵高中潘瑞根老師擔任中華台北教練。
現在開始下定決心,每天都要運動!
這樣的決定或許對剛接觸運動的朋友來說,太辛苦了,很難持之以恆。運動需要週期,一般民眾平時都有固定的工作,大部份的朋友還有家庭,建議先將自己的工作週期做紀錄,扣掉工作時間、家庭時間、休息時間之後,給自己至少一個小時的時間運動。為什麼要一個小時?每次運動都需要換裝、基本運動時間三十分鐘、交通、換洗等等,有了充裕的時間,運動的過程中才不會有壓力,若有更多的時間,運動的時間就可以拉長,效果也會更好。
接著要安排運動的週期。週期性的計劃可以幫助從事規律的運動,習慣了規律的運動之後,便能達到持之以恆的效果。運動的週期不一定要每天都安排,如上述的安排方式,空餘時間約一個小時的空檔再安排運動,不管一週幾次,盡可能讓每週的次數一致。以鐵人三項為例,每週可安排至少三次,游泳一次、自行車一次、跑步一次,週期固定後,若有多餘的時間,再安排選擇其中一項運動。
對初加入運動行列的朋友,每次的運動應以輕鬆為目標,要求自己以穩定的速度完成,穩定的速度可依照個人呼吸和心跳狀況來判斷,假設運動時間是一小時,建議可分成四個部份,每次各十五分鐘,每十五分鐘檢視一下身體狀況,只需要用自己覺得舒服的速度完成即可;對已經有運動習慣的朋友來說,可分成兩個部份,各三十分鐘,一樣用舒服的速度,完成每次的運動安排。舒適不過量的運動,會漸漸建立起基礎體能,穩定的運動強度,可以降低高強度運動帶來的疲勞感和恐懼感,失控的速度和強度是造成排斥運動的主要凶手,因此強烈建議要培養持之以恆的運動習慣時,請以輕鬆舒適的速度和強度來建立對運動的喜愛,沒有恐懼才會持續。
選擇在香港跑初馬,純粹只是因為我喜歡香港。在報名這場比賽之前,對於練習這件事情,我真的不太認真,從2012的太魯閣馬拉松的初半馬之後,2013年,我跑了8場半馬,3場超半馬,11場路跑,1場接力賽。
練習是孤獨的,比賽是快樂的,但是以賽代練是錯誤的,很容易就會受傷。
之所以愛上馬拉松,當所有的人,不分男女,不分年齡,不分黨派的跑向同一個目的地,那是很棒的一件事,跑起來好有力量。
前輩說,全馬前一定要練到30~35K以上,我聽進去了,但是,我能練習的場地,龍岡大操場,一圈約1.1公里,我跑四圈就很膩了,所以以往的練習從來不超過5K,為了能夠完成初馬,我真的開始認真了,從12k、24k、到35k,都在石門水庫練習,山路不好跑啊,可是有痛苦才有成長啊!
不知大家會不會在鐵人賽前幾天突然出現一些平常不會出現的毛病?像是頭痛,胃脹,拉肚子,煩躁,愛發脾氣,心悸,甚至感冒和落枕…?而且比賽前一晚必失眠,要不就是淺眠多夢?其實這些擾人又痛苦的症狀,都是緊張焦慮的情緒所引起的~
因我本人生來就屬於"非常謹慎"(=緊張焦慮)型的。雖然這種個性的好處是凡事在我手上,總會被當成很大的一回事兒,總是會準備得很周全,辦起事來讓人感覺很牢靠,所以得以在事業上贏得不少客戶的喜歡和信任。而這世界有陽光就有陰影,有好當然也會有壞,而這容易緊張焦慮的壞陰影…沒控制好問題可就多了,不僅容易失常,情緒失控,也會得到一些有的沒的病,像是頭痛,胃脹,拉肚子,煩躁,愛發脾氣,肥胖….雖然緊張的個性在事業獨自辦事可以做得很周全,但是對於團隊,一起工作的夥伴就會被這焦慮搞得壓力很大,並不是好現象,所以從很久以前就在找方法一再的調整自己這種過於大驚小怪的"謹慎"個性,後來發現很好的辦法就是多運動,以及參加鐵人比賽。
每次賽前準備,我總是會亂七八糟弄很久,即便已經練習了上百次似乎也會這樣,也總是會覺得有什麼東西忘記帶了….
但諷刺的是,這十多年來每每參加鐵人賽,也會被這種緊張宿命所控制,而產生了很大的困擾。
二○一○年,24小時賽世界冠軍
有時候最棒的旅程並非由東往西,也非從地面攀至巔峰,而是從頭頂直達心靈。
在這過程中,我們找到了自己的聲音。
──傑瑞米.科林斯(美國登山藝術家)
我們都有面臨失敗的時候。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朋友、愛人離開了,做了後悔的決定,拚命用盡全力結果卻一無所獲。但是,失敗並不能判定我們的人生,重要的是我們怎樣失敗,重要的是我們將如何面對。
在健身房中常常會看到有些人擁有一塊一塊輪廓分明的腹肌或是一雙粗大的手臂,也許會讓旁觀者印象深刻,但這些肌肉並不會讓這個人跑得更快或跳得更遠,反而只會讓他的運動表現變弱;對於真正的運動員來說,與其去追求一身羡煞旁人的身材,倒不如去學習如何讓肌肉運作得更流暢。
如果你不是想要成為一名健美運動員 (Bodybuilder),那麼你並不需要學習他們的訓練方式。但不幸的是,普遍的肌力訓練動作大部分都來自於健美運動員的訓練,而這些訓練動作通常是為你帶來「好看的肌肉」,而不是「好用的肌肉」。
以下為你帶來六個被認為是最浪費時間的肌力訓練動作,並在下方附上替代方案:
大概是三、四個月前吧! 世界級越野跑之王,同時也是Salomon的運動員-Kilian Jornet,像山羊般奔跑穿梭於河谷峭壁間的影片開始在Facebook上被跑友們瘋狂點閱、按讚、分享的同時,我也跟隨著這股潮流為這一系列的影片(Kilian’s Quest)所著迷、幻想…
意想不到的是,我在一個多月前竟有幸成為Salomon Taiwan的簽約運動員,而首先接觸的產品即是Salomon Running Team的標準競賽裝備S- LAB。
在S-LAB系列中名氣最響的野跑鞋名為”Sense”,這是Salomon製鞋工程師與Kilian共同開發的競賽鞋,也是我接觸Salomon的第一雙跑鞋。
承襲Salomon競速系列的裝備特色,Sense在乾淨的白底上有著大片的焰紅色,且為了因應競速需求,外型與馬拉松鞋類似,有著透氣的鞋面,且以專利鞋舌技術-ENDOFITTM由內部包覆足弓,穿起來十分舒適及穩定,林立在曠野色系的越野鞋之中,就如同它的名字般,獨樹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