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的九大迷思-轉載自自然生活網 (http://www.i-nature.com.tw)
圖文整理/i-Nature編輯部
很多人以為年紀大了自然就會「忘東忘西」,早期臺灣鄉村地區,常認為人老了就會「老番顛」,卻不知道這其實不是「自然老化」的現象,而是失智症的表現。一般人對失智症容易有九大迷思:
• 迷思一/我媽媽記憶力超好,什麼都記得,不可能有失智症。
實際上,失智症會先影響新的記憶,就算陳年往事能夠如數家珍,但對最近發生的事情卻忘得一乾二淨,並不代表一定沒有罹患失智。一般而言,久遠的記憶通常可以持續到失智症病人的第四階段(中度階段),甚至一直保有到失智症後期。另外,失智症病人狀況時好時壞,有時候會「恢復正常」一段時間,早期的輕度病人也能巧妙地掩飾自己的問題,比如問他中午吃了什麼,他可能會反過來說:「我中午吃什麼關你什麼事? 」用來粉飾自己不記得的尷尬。
• 迷思二/人老了,本來就會失智。
失智不是老化的必然歷程,雖然大多數人過中年之後,就難免會忘東忘西,但是不表示每個人都會演變成影響思考能力和判斷能力的失智症問題,甚至改變性格和行為,因此我們也常見到高齡8、90歲、記憶力和各種生活能力都很正常的老人。
• 迷思三/只有老人才會得失智症。
雖然大多數失智症的病人都是65歲以上的長者,85歲以上的老人更是高達一半都有失智現象,但是4、50歲的人也是有可能失智的,這就是「早發性失智症」。參加康泰基金會早發性失智症支持團體的成員中,甚至有年僅30幾歲的病友。以美國的統計數字來看,450萬個失智症病人中,差不多有一成是60歲以下的非老人族群。
• 迷思四/病人本人都不知道自己得失智症。
實際上,在初期時,大部分病人都意識到自己的記憶有不對勁的地方,雖然不見得會和失智症聯想在一起,但是病人的確會發現突然無法做到一些平常再熟悉不過的事情,像是玩撲克牌,或是做特定的料理。有些病人在被提醒之所以無法做到這些原本很簡單的事情,是因失智的症狀,能夠面對現實,保持心情平和;當然,也有人對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反應是害怕、憤怒、沮喪,接受狀況可說是因人而異。這種自知之明的能力,會逐漸隨著病情的惡化而退化。
• 迷思五/我家有人罹患失智,看來我也難逃劫數。
有失智症病人的家族罹患失智的比例的確會比沒有的家族高,但是差別並不大。醫學界的確已經掌握到APOE-e4是風險基因,如果雙親中有一方有這個基因,患病風險的確會高一些,早發性失智症病人通常有APOE的某種突變。但是醫學界對失智症的認識還很有限,不能排除沒有其他基因會引發失智症,即使基因檢驗可以驗出一個人是否有這些遺傳基因或突變基因,但是醫師不建議一般人做這些檢查,說得坦白些:失智症是不治之症,檢查出罹病機率高低,又怎麼樣呢?
• 迷思六/失智可以預防。
既然醫學界至今無法斷定失智的原因,怎麼可能有效預防呢?雖然失智症病人女性的比例較高,但不代表女性的風險較高,而是因為女性平均壽命較長,而年齡愈高,失智症比例就愈高。目前醫學界已知的是嚴重腦部受傷、心臟疾病、高膽固醇、高血壓、糖尿病病人,罹患失智症比例確實較高。雖然失智不能預防,卻不代表不能「減低風險」。
• 迷思七/失智症病人都會有暴力傾向。
失智症的確會改變病人的個性,但不見得都會是暴力型,也有很多病人變得比原本更安靜,甚至畏縮。表現在每個人身上的影響,都不相同。
• 迷思八/失智症可以治療。
失智症所表現出來的症狀,大多可以用環境或藥物來控制或減緩退化,或是與失智症常見的併發症(如憂鬱症)合併治療,病人因此能夠維持較有品質的生活,但到目前為止,失智症仍然是不可逆轉、無法治癒的不治之症,沒有人會從失智症中「痊癒」。
• 迷思九/失智症沒有光明的一面。
雖然失智症對病人和家屬都是漫長而痛苦的歷程,對家庭經濟、氣氛都是很大的打擊,但不表示我們無法從失智症中得到一些正向的能量。比如說許多與父母疏遠的子女,一旦意識到罹患失智症的長輩記憶正快速流失時,開始懂得珍惜僅存的家庭時光,甚至趁來得及的時候,主動記錄可能再晚就永遠追不回的家族歷史。
(本文作者/褚士瑩)
(摘自/忘了: 走一段無悔的失智照護旅程/時報出版)
http://i-nature.uho.com.tw/articles6/3/1275.html#.UXWh1pPVUxE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