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曼.薛勒(Hermann Scherer)/國際知名演說家及商業領域專家

 「幸運兒」不隨著別人起舞,但也不是凡事都做得跟別人不同。他們完全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全然不甩可能的機率有多大,因為他們只關注解決辦法,別無其他。

 一百五十名穿著跑鞋的運動好手,晃動著身體,鬆弛頸背與大腿肌肉,深呼吸,集中精神。現場攝影機的操作聲音此起彼落響著,馬上就要展開全世界最辛苦的一場競賽了。

 我們在雪梨,目的地則是墨爾本,兩地相隔五百四十四哩,也就是八百七十五公里,而這場比賽的名稱是「一九八三超級馬拉松」。參賽者必須在途中解決飲食,而且只在幾小時的睡眠與按摩硬得像石頭的肌肉時,才能稍作休息。

 可是你瞧,是誰破壞了這幅畫面的?是誰混進這群運動員裡想軋一角?這個上了年紀的阿伯難道想參賽?這怪咖看來就像個農夫!瞧他那身工裝褲和膠靴,這是哪裡來的搞笑人物?

 腳上穿著塑膠靴可以跑完五天的賽程嗎?當然不行!一個六十一歲的人能在一週內跑完八百七十五公里嗎?就連二十歲的人也幾乎辦不到。一個莊稼老伯能和受過精良訓練的頂級運動員抗衡嗎?休想!

 所以這該是場鬧劇吧。不按規矩來的,就會遭人訕笑,沒有人把他當一回事。

 但克里夫.楊不在意這些,顯然也沒意識到自己的出場有多滑稽,他毫不遲疑且自信滿滿地前往大會領取號碼,畢竟他可不是來這裡觀賽的。

「你瘋啦,這場賽跑你永遠不可能跑到終點的!」
「我當然會跑到終點。」克里夫友善地笑了笑,而記者、主辦單位與觀眾全都驚訝得合不攏嘴。
接下來起跑槍響,一群二十到三十歲的跑者邁開步伐衝了出去。一開始,克里夫就遠遠落後。
「這也難怪,大家有沒有看到他跑步的姿勢有多可笑?」
「是啊,看來就像不停滑動著兩條橡膠腿!」
然而在一旁取笑觀看的群眾正見證著一件全世界的創舉,這種令人發噱、古怪的前進方式就是後來所稱的「楊氏碎步」,之後幾十年,這種跑法總是出現在各種賽跑競賽上,並且有無數人仿效他。「楊氏碎步」就跟克里夫.楊本人一樣,都成了傳奇。
克里夫就像鐘錶般,用這種步伐跑步。
他向記者表示:「我們養了兩千隻羊,在兩千摩根(譯註:約四千英畝)的土地上。為了把羊群趕到一起,有時我需要兩、三天的時間。」

克里夫的話字字屬實,每當暴風雨來襲,他就開始行動,不分晝夜,毫不間斷,從來沒有人告訴過他這樣不行。同樣地,克里夫似乎也不知道,這場從雪梨到墨爾本的超級馬拉松選手每晚都迫切需要好好休息,以恢復大量耗損的體力。每天十八個小時,有時在堅硬的柏油路面,有時在塵土飛揚的路上,有時在雨中一步一步向前跑,至少也需要六個小時的睡眠。

但克里夫才不管這一套,在鄉間野外,為了他最心愛的綿羊,要他不睡也可以。既然如此,此刻他又何必在下雨的時候休息?雷聲轟隆、一連串的閃電與夜間呼嘯的暴風他都不管,在他心中,他並不是和其他選手在競跑,而是要把在惡劣天候中迷路、恐慌無比的羊群趕在一起。而他大可信賴自己的技巧—後來人們發現,他首創的「楊氏碎步」是一種非常溫和的跑步方式。暫時落後也沒關係,他總是可以趁別人休息時追上,最後甚至跑在最前頭。

墨爾本!起跑後五天十五小時又四分鐘,克里夫.楊贏得最後勝利。當時他遠遠超越體育上的成就,成了眾人的偶像!與此相較,這次比賽他所得到的一萬美元獎金一點也不重要。克里夫.楊,是一個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的人。(本文節錄自《幸運兒法則:為什麼有人一輩子都在尋找機會,有人卻每天利用機會?》,究竟,2012年10月31日出版 )

arrow
arrow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