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曼.薛勒(Hermann Scherer)/國際知名演說家及商業領域專家

 如果你想成為成功的跑者,你也可以不斷自我訓練,讓自己的跑步速度每年提高百分之五,經過一段時間後,你就可以讓自己大獲成功。穿著膠靴驅趕羊群肯定不是成功的妙方。而如果你希望公司可以經營得更好,我也不會建議你穿著拖鞋去開會,並在會議上吹哨子。雖然像墨爾本超級馬拉松一九八三這樣充滿魔力的時刻,在所有局外人看來如此感人又難以言喻,但原因不在只是耍瘋癲,不在只求跟其他人不同。

 努力想讓自己跟他人不同的人,其實就跟所有隨波逐流的人一樣,同樣是追求主流價值,只是作法顛倒而已。與眾不同確實可以讓你突出、引人注意,而做得漂亮的話,甚至可以替未來的大成功鋪路。

 但我所關心的,並非靠著不斷精進提升而獲致成功,也不是藉由違反一般習慣而大獲勝利。這兩種辦法都很好,也都非常正確,世上也有夠多的人寫了關於這兩者的書,包括我自己在內。而在這裡,我想說的是另一種現象—幸運兒。像克里夫.楊那樣的幸運兒。他們不再隨著別人起舞,但也不是凡事都做得跟別人不同,因為其他人怎麼做,一般的習慣如何、事情如何進行、別人教導該怎麼做等等,他們根本就無所謂。

 像我一樣思考,何以某些人能成功突破,而其他人看到的卻只是一堵無法跨越的牆,需要看得更加仔細。必須仔細觀察這些突破的人,才能了解他們為什麼做出了在此之前沒有人做過的事。

 他們為什麼一點也不在乎別人怎麼想?不在乎別人笑話,甚至責備他們,只因為他們沒有遵守潛規則?這種人最明顯的特質就是專注。他們打從心底狂熱地活在那個魔幻時刻,清楚依照自己的信念行事,並且完全不受外在社會的強制力與內在制動力的束縛。

 此外,他們還能擺脫自己的歷史、擺脫所有其他人的歷史。我還沒做過嗎?沒問題。還沒有哪個人做過嗎?嗯,那又怎樣?

 透過這種無法撼動的焦點,這些不凡人物單純如稚子的目光所凝視的是牆面的缺口,而不是由大批石塊組成的牆面。測試結果顯示,在幾乎無法閃躲的撞車事件中,注意力不是擺在忽然迎面而來的車子,而是能逃命的空隙的汽車駕駛,存活機率最高。

 這種能力,幸運兒如果不是天生擁有,就是後天學會的。但不論何者,他們都把這種能力發揮得淋漓盡致。他們完全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完全不甩可能的機率有多大,因為他們只關注解決辦法,別無其他。

 「永遠別改變已經在用的系統」。如果每個人都確實遵守這個資訊科技界人盡皆知的道理,就不會有個人電腦研發出來了,因為資訊科技界的市場巨擘IBM多年來,一直把電腦視為複雜的、供企業使用的工具,至於供應大眾使用的平價家用電腦,絕對是某些瘋子可笑的想法。但蘋果電腦這家一開始怪里怪氣,以一顆被咬過的彩色蘋果當作公司標誌的企業,雖然在一九七七年後才開始靠著這種怪咖產品獲得成功,但IBM這個市場巨擘的主管階級依然不為所動,還需要一個小小的反叛,才迫使一九八○年IBM位於伯卡萊頓的研發室跳過驚人的官僚體系,開始研發個人電腦,並於一九八一年推出IBM 5150型個人電腦,一共生產了整整二十五萬部,代表營業部對這項產品預估的銷售數字。結果大獲全勝—違反了所有的預測。

 「未來」從來就不是過去與現在的直線式發展,但我們卻都喜愛直線進行式!我個人也是,這一招就是那麼吃得開。面試時,我們總是盡量讓自己的履歷表看來清晰完美,生命裡所有的變化都該在事後看來像是早就規畫好了;這種作法其來有自。人生雖然不是如此進行的—每個人也都知道這一點—但我們體內追求直線性的傾向如此強烈,以至於我們寧可自己編造,也不願意放棄它!但人生的機運並不是從直線而來的,更多一模一樣的,只會產生更多同樣的。

 我們當然需要固定的習慣、心照不宣的約定,需要我們的歷史與社群的強制及聯繫,這是無庸置疑的。因為世上如果只有突破、只剩下非直線形的跳躍,世界就會一片大亂。但偶爾我們也需要破壞直線式,生活也偶爾需要來個突破—幾次就夠了;否則人生嘗起來就太乏味了。

 突破的時刻,是全然困惑混亂、解構範型的時刻,也是全然自由的時刻,而這說不定也是唯一值得我們過的時刻。這並不表示你該為了顛覆而顛覆一切,但有時來個小小的混亂脫序,以產生新的力量,再次把所有的電池充滿,讓某些事可以從頭來過……在一生中,把直線行進的生活鏈突破個十次,難道不是我們的義務嗎?(本文節錄自《幸運兒法則:為什麼有人一輩子都在尋找機會,有人卻每天利用機會?》,究竟,2012年10月31日出版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