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與EMBA的小眼睛貓頭鷹_談認知──當選擇太多時

認知系統的限制會讓人抗拒過多的選擇,無法處理太多相衝突的資訊,反而會太過焦慮而無法做決定。經理人做決策時,便有可能因為資訊太多,而無法降低事情的不確定性。

什麼是注意力?指的是人們關注一件事的時間長短與專注程度。最近幾年,網際網路與數位內容的多樣性,帶給我很大資訊焦慮,因為精彩的網站內容與商品愈來愈多,多到沒時間去瀏覽;或者,更貼切一點的說法是,即使瀏覽了也看不完;而縱使看完了,印象也不夠深刻。

在資訊充斥的今天,內容網站最重要的資源,不是精彩的內容,而是網友有限的時間、分散的注意力,以及健忘的記憶力。如果網站沒能建立難忘的「上網經驗」,便會有許多訪客只來一次(once forever),原因不在於網站不精彩,而是網友記不得。換言之,許多時候,內容產業的競爭重點不在內容,而在消費者的注意力!

《注意力經濟:抓準企業新焦距》(The Attention Economy;天下文化出版)一書指出,注意力有3項特點:
(1)注意力是有機會成本的,例如人們在看電影的那段時間裡就不會上網;
(2)注意力是有上限的,一個人再怎麼上網,一天也只有24小時;
(3)注意力是有缺口的,像是在加油、等紅綠燈或下載文件時,注意力是閒置的,此時正是許多廣告的切入點。

因此,在發展內容產業時,必須先了解注意力的認知過程。一般而言,認知過程分成「你所看到的」(有人大而化之、有人鉅細靡遺)、「你所思考的」(有人重邏輯、有人重人際關係)、「你所記憶的」(短暫、長期與輔助記憶),以及「你所感覺到的」(體驗經濟)。

在今天,如果訊息沒被網友「看到」,便談不上影響;即使被看到,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判斷」,產生不同的記憶與感覺。因為不同人有不同的認知風格,所以在教育上(因材施教)、服務上(客製化)、商品上(少量多樣)便出現提供多樣選擇的趨勢,以符合一樣米養百樣人的需要。

但是,人們真的需要多樣化的選擇嗎?或者,資訊是不是愈多就愈好?那可不一定!因為人的認知系統不僅因人而異,還有所限制。人們雖然可以定義出因人而異的重要資訊項目,但是整合多樣與矛盾資訊的能力卻特別差。

我在課堂上常跟學生說,喜歡喝咖啡的人就去喝,不喜歡的就不要喝。如果你認真去收集文獻,發現一半文獻說咖啡好,一半說不好時,反而會不知道喝咖啡到底對身體好不好?許多時候,經理人在做決策時,便有可能會因為資訊太多,而無法降低事情的不確定性。

人類認知系統的限制,會讓人抗拒過多的選擇,而因為無法處理太多相衝突的資訊,反而會太過焦慮而無法做決定。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席納.伊言格(Sheena S. Iyengar)和史丹福大學心理學系教授馬克.列波爾(Mark R. Lepper)在2000年於《人格和社會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發表的文章〈當選擇讓人失去動力〉(When Choice is Demotivating)裡做了一個實驗:在超級市場的同一個果醬攤位上,販賣6種口味的營業額,遠高於販賣24種口味,縱使後者能吸引較多消費者前來試吃。

心理學家佛洛姆(Erich Fromm)在《逃避自由》一書也指出,當賦予一個人完全的自由時,人會開始害怕,所以人們要找君主來限制自己的自由。

就像暑假是自由的,單身與失業也是自由的,但是完全自由過久,學生會開始懷念開學,單身的人會想結婚,失業者也會想找老闆來限制自己的自由。因為人們的認知系統在面對太過自由的選擇時,會無法負荷。

近年來,「少量多樣」「客製化」「一對一行銷」喊得震天價響,而且多半是由「企業端」喊出的策略。然而,如果從消費者端的認知理論來看,我要問的是:消費者真的需要客製化的選擇嗎?或者,當100個企業都要對我「一對一」時,那我不就要「一對一百」了!

如果了解到認知的限制,有時會讓人怕選擇,則客製化的精神就不只是提供選擇,還必須要幫助消費者做選擇,像是網路上的搜尋引擎、關鍵字行銷、評價、推薦、標籤等等,都是幫忙做選擇的例子。在數位時代,選擇過多是無法避免的,如果有一天我的MP3 Player裡有3萬首歌,此時我所關心的就不會是有沒有周杰倫的歌,而是我該聽哪一首?這是一種選擇的結構,也是一種商機。

盧希鵬/臺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兼管理學院院長

(本文節錄自《為什麼無法控制我的狗?:跳脫YES or NO,突破思考框架的14堂管理課》,商周 ,2011年9月4日出版)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MBA的小眼睛 的頭像
    EMBA的小眼睛

    EMBA的小眼睛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