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鄭匡寓
看過麥杜格著作《天生就會跑》的讀者,都會對書中一名力抗塔拉烏瑪拉原住民的女性跑者安‧崔森(Ann Trason)印象深刻,她的連霸以及強悍不言而喻。而當安‧崔森自從腳傷退隱,跑步純作休閒,不再積極出賽後。超馬界似乎就短缺了能承接此鬥魂意志的女性跑者。即便是書中以惡搞與美貌盛名、年輕一代的『小女巫』珍‧雪頓,在成績與意志上也無法承接。
但還好,與安‧崔森同期的年代,我們還有卡蜜‧史密克 (Kami Semick)。
一戰成名
作者:鄭匡寓
看過麥杜格著作《天生就會跑》的讀者,都會對書中一名力抗塔拉烏瑪拉原住民的女性跑者安‧崔森(Ann Trason)印象深刻,她的連霸以及強悍不言而喻。而當安‧崔森自從腳傷退隱,跑步純作休閒,不再積極出賽後。超馬界似乎就短缺了能承接此鬥魂意志的女性跑者。即便是書中以惡搞與美貌盛名、年輕一代的『小女巫』珍‧雪頓,在成績與意志上也無法承接。
但還好,與安‧崔森同期的年代,我們還有卡蜜‧史密克 (Kami Semick)。
一戰成名
圖、文:黃柏青
年初時接到供應商通知,今年會議要在英國曼徹斯特的BURY舉行,其實前幾年他們就有說要在這裡舉辦, 不過一直沒有成行,這次想說反正人生大概也沒甚麼機會可以來這個地方, 想想還是決定來一趟了。由於我之前就知道英國有很多三鐵與馬拉松賽,因此就上網查查來開會的這幾天是不是當地有什麼比賽可以參加或是去觀摩的,結果天下就有這麼巧的事,剛好會議前一天就是曼徹斯特馬拉松!而且報名費50英鎊,大概是台幣2300元還算合理,心想這輩子大概也只有這一次機會來這跑馬了,就決定報名參加了~~(其實本來想要報半馬的,但是他們只有全馬….)
BURY的景色還不錯~~
4月1日愚人節,跑者可是不愚人的,因為59位全程賽選手和新加入的13位單日賽選手,他們要挑戰的就是環台賽中難度最高的蘇花公路,84.5公里的艱難路程,讓法國選手Thierry Degoulance不得不因傷退賽。
一早6點從礁溪國中起跑,沿著台2省道到中正路五段轉入台9線,往宜蘭、羅東、蘇澳,宜蘭路段交通繁忙,但是有警員協助之下,選手順利通過。不過令人感到惋惜的是,2名法籍選手Thierry Degoulance和Charles Payen早上檢錄時已經有雙腿僵硬、痠痛的症狀,為了選手安全,醫護組下午2點在蘇澳又檢查了一次,還好Charles沒有大礙,但Thierry症狀嚴重,失溫和血泡讓這位超馬老將決定退出比賽,希望他能好好養傷,下次回到台灣來參賽。
3月30日早上8點,將有來自7個國家59位超馬選手,用14天的時間,跑完全台1100公里路程。這場大家期待已久的賽事,熱鬧展開,但是天公不做美,第一天就讓選手體驗到台灣的豔陽和陰雨,增加了賽事的難度,當然也讓國外選手留下深刻的台灣印象。
開賽前除了我們熟悉的主持人鄒雙喜上校、郭豐州老師發表賽前祝福外,也請全程賽選手上台分享了參賽的期許。
![]() |
source:tumblr |
多虧部落格的記載,讓我還能想起四年前參加 舒跑杯路跑 的記憶。故地重遊,人事早已非。當年的中港路現已改名為台灣大道,市政府前地址也從民權路搬遷至台灣大道上,更不用說文章中提到的那些主角們,經過四年的時間,各奔東西,想要再次複製當年的記憶已不可能,或許唯一不變的,就是仍在營業的南北大飯店吧?
Staring At The Sun (performance by TV on the Radio)
有別於五都都有許多馬拉松賽事,城市馬拉松也都相繼舉辦,獨缺台中市已很久沒有風聲,然而,六月份的台中,一連就是兩場城市馬拉松。一為台灣/平潭兩岸馬拉松邀請賽,接著是兩週後登場的岱宇台中都國際馬拉松邀請賽。 相較於當年舒跑杯的路線,從中港路會接上中彰快速道路,今年的路線從新市政府前廣場出發,一路往西北邊的方向前進,一路會經過東海大學、靜宜大學、弘光科技大學,依序穿過龍井區、沙鹿區、梧棲區,最後終點在台中港。
作者:黃柏青
月初去跑能登馬前在名古屋住了幾天, 剛好3月10日是名古屋女子馬拉松, 因此市區到處可以看到海報, 連報紙都出四個全版的特輯來介紹這場比賽. 這場賽事特別的地方就是只允許女性跑者報名參加, 而且是全程馬拉松, 總計有16,000多名女性跑者報名. 妳也許會說看起來數量沒有很多!台灣跑過全馬的女性有多少個我不曉得, 但是翻翻2012與2011年台灣最大場的台北馬拉松女子成績來看, 女子組完賽人數分別是295人與317人, 當然這並不代表全台灣跑全馬的女性就只有這300人, 同樣的名古屋馬拉松也不代表全日本就"只有"這16,000多位女性跑全馬. 但是比較一下就可以發現日本跑馬拉松的女性大概就有台灣的50倍以上, 日本的總人口也只有台灣的大約6倍, 就可以知道運動人口的差異有多大了…
最後結果前八名中有四位是日本人, 四位是外國人, 冠軍是由木琦良子選手跑出2:23:34獲得, 擊退第二名的小黑的2:23:51, 在日本的馬拉松賽事中, 即使實力強勁的非洲選手也不見得能佔到便宜, 也顯示了日本人跑馬實力的堅強. 在3hr內完賽的選手也高達74人, 真是相當厲害阿!
作者:郭豐州
一早抵達梅花湖會場,發現工作人員都是鐵人三項協會老班底,以前我也是其中的一員,跟著大家經歷多場大大小小的賽事。能夠長期留住人才幫忙賽事,顯現該協會領導有方,會務順暢,這是運動協會要推展該協會所管轄的運動重要的基礎,鐵人三項協會已經有了這根基,我們只要一起提供也許可行的方法供協會參考,相信大家都有心推動的狀況下,此運動在台灣有亮麗的遠景。
鐵人三項運動在公元2000年即進入雪梨夏季奧運,成為亞奧運的正式比賽項目。比賽時採「奧林匹克距離」(Olympic distance),有男女兩塊金牌,參賽資格頗高,不是各國報名就可以參賽,選手需要有系列賽積分才可以取得資格,參賽人數因而控制在五十人左右,是菁英性質的賽事。如果我們大專運動會鐵人三項也如此,那標準就太高了。還好,我們分一般組和公開組,後者即以前的甲組,身份都是曾經因運動績優而獲升學優待的學生,但是也是只有男女兩塊金牌。鐵人三項要練習三個項目,其中自行車每年每一輛每年要花費大約五千元維修,如果像我們學校沒有游泳池,還必須編預算去別的學校游泳池計次練習,一個玩鐵人三項的學生每年學校要培養非有一萬元以上的經費不行,在經費日漸緊縮的大環境下,久久才比賽一次(這次是第二次大專運動會中有鐵人三項賽,上一次是東華大學90年大專運動會),然後才兩塊牌子,投資效益實在太低了。
其實鐵人三項奧林匹克距離(游泳1500米,自行車40公里,路跑10公里)的選手顛峰期就在大三大四開始,因為選手到這年紀肌力、肌耐力、敏捷性、爆發力都達到生理的高峰期。可是我們的比賽這麼少,如何能培養大量的鐵人三項選手呢?舉辦鐵人三項的成本很高,水上安全措施和數量龐大的工作人員(今天大約60人,比參賽者還多),何況還要有符合適合的開放水域五個條件是:安全性高、水質良好、深度可以游泳、距離長度夠、下水上岸方便。並不是所有主辦大專運動會的學校附近都有適合的開放水域,有適合的水域也不一定有合適的自行車場地和路跑路線,因此舉辦難度頗高,但是,這難題並不是不能解決的。
問題:
如果我改變飲食習慣,有沒有食物真的可以提高新陳代謝的呢?
營養師Mike Roussell博士:
技術上來說,用「燃脂食物」來形容,其實是不適當的。因為食物不會有燃脂的功效,而是讓身體變成容易燃脂的狀態。
在「運動後,先進行伸展還是FOAM ROLLER肌筋膜放鬆呢?」文章中有提到「CORRECTIVE FLEXIBILITY (修正柔軟度的訓練)」,其目的在於增加活動範圍、改善肌肉失衡及修正變異的關節動作,有網友不是很了解,所以山姆伯伯直接把[NASM Essentials of Personal Fitness Training]內抓出來囉。
■ 何謂修正柔軟度的訓練(Corrective flexibility)?
修正柔軟度的訓練是設計用於增加關節活動範圍(ROM)、改善肌肉失衡(Muscle Imbalance)及修正變形的關節活動(Altered Joint Motion),其方式包含自我肌筋膜放鬆技術(Foam Roller按摩滾輪)及靜態伸展。
1. 自我肌筋膜放鬆技術(Self-myofascial release, 簡稱SMR)是使用「自生抑制(Autogenic Inhibition)」的觀念來放鬆肌肉,請參考「Foam Roller(瑜伽滾輪)輕鬆自我按摩原理介紹」。
2. 靜態伸展則是根據其使用的伸展方式,以「自生抑制(Autogenic Inhibition)」或「交替抑制(Reciprocal Inhibition)」的方式來增加肌肉的長度。關於交替抑制,可以參考「進行臀大肌訓練,臀大肌無感,反而腿後側肌群有感? 」介紹。
文:鄭匡寓
裸足(赤腳)跑在這幾年蔚成風潮,有些人真的就成了裸足鐵金剛,但大部分的人仍是穿著仿裸足(簡約)的鞋款。而本篇文章,就是幫助讀者遴選適合自己的裸足鞋或是極簡鞋。
當你考慮仿裸足鞋前,首要考量的重點是你常練跑的地面是什麼型態?
越野路線:適合的鞋底要多樣花紋、粗顆粒以增加扭力,讓雙腳在越野砂石路上更能抓得住你。
作者:黃柏青
你可曾想過有一天, 自己會參加游泳比賽, 能夠站在游泳池畔的跳台上, 跟選手一樣, 在觀眾的鼓舞中, 聽到開始的鳴笛聲, 帥氣地跳入水中衝刺一番?
我還記得國中的時候, 學校有舉辦游泳接力比賽, 當時學校是有游泳池的, 不過一個學期我看頂多只能上一次游泳課, 因為所有的體育課都被撥去上英文數學了吧! 不過體育老師為了要設法組一隊來比賽, 還是請會游泳同學游給他看, 當時我雖然不會游泳, 但是還是跟老師說我想試試看….不過在水中掙扎了很久, 還是在原地喝水, 所以沒辦法參賽. 但是即使過了廿幾個年頭, 我都還記得, 比賽時我從三樓窗台上, 看著同學們比賽, 心裡那種失落的感覺….
出社會後心裡還是很想學游泳, 但是也找不到甚麼理由去上甚麼游泳課, 一直到五年前的2008年7月, 車隊的小李隊長問了我一句:"ㄟ! 要不要去比鐵人三項?!", 雖然我當然只能游20公尺, 還是傻傻地答應而報名了半程賽. 利用了短短二個月自己在社區游泳池土法煉鋼好不容易可以勉強撐完750m, 就去參賽了~~雖然一開始溺水差點求救, 也是順利完賽了~~
作者:Balance Wu
問問自己騎車時有習慣的迴轉速嗎?或是習慣騎哪條特定的路線?如果是,你會發現這樣的練習習慣,對你的騎車能力可能有負面的影響。
盲點一:低迴轉速
你習慣的迴轉速<80rpm,在訓練中增加高轉速的練習,讓你在比賽時,有多餘的能力面對地形的變化。
2013國際自由車環台公路大賽順利於3月24日圓滿完賽,來自全球30個國家23支隊伍共計184位頂尖好手在台角力競輪。最終由澳洲卓別克車隊伯納拿下黃衫榮耀,而台灣一哥馮俊凱再披圓點衫,順利完成登山王二連霸。
最終站–臺北市站競賽路線自市政府出發,經台北市最美的林蔭大道仁愛路,至一級古蹟景福門來進行繞圈賽,共計繞行5圈,加計熱身區距離總計58公里的賽程!
截至第7站臺北市站,開賽前總成績前14名的差距在1分鐘內,亞洲最佳前2名的時間差相同,各車手全力以赴,毫無保留的在首善之都極速飆風。歷年來,臺北市站的平均時速最高,2012年為46.3km/h,今年的速度更飆到49.2 km/h。開賽後,天空飄細雨,為繞圈賽的高難度過彎增添技術性。
![]() |
source:tumblr |
多虧部落格的記載,讓我還能想起四年前參加 舒跑杯路跑 的記憶。故地重遊,人事早已非。當年的中港路現已改名為台灣大道,市政府前地址也從民權路搬遷至台灣大道上,更不用說文章中提到的那些主角們,經過四年的時間,各奔東西,想要再次複製當年的記憶已不可能,或許唯一不變的,就是仍在營業的南北大飯店吧?
Staring At The Sun (performance by TV on the Radio)
有別於五都都有許多馬拉松賽事,城市馬拉松也都相繼舉辦,獨缺台中市已很久沒有風聲,然而,六月份的台中,一連就是兩場城市馬拉松。一為台灣/平潭兩岸馬拉松邀請賽,接著是兩週後登場的岱宇台中都國際馬拉松邀請賽。 相較於當年舒跑杯的路線,從中港路會接上中彰快速道路,今年的路線從新市政府前廣場出發,一路往西北邊的方向前進,一路會經過東海大學、靜宜大學、弘光科技大學,依序穿過龍井區、沙鹿區、梧棲區,最後終點在台中港。
CEEPO年度公益贊助
在贈獎儀式上,我們看到了3個生命不平凡的鐵人,其中我們熟悉的一姐李筱瑜,還有我們專訪中的抗癌鬥士許大胖(許展齊),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CEEPO的總裁田中信行先生,今年已經邁入60歲的田中先生,從年輕的時候就是優秀的三鐵選手,今年更是第7次拿到夏威夷Ironman世界錦標賽的參賽資格。
日本Ceepo創始者與現任CEO田中信行先生,雖然已經60歲了,田中先生沒有隨著年紀增長,而停下他熱血的腳步。每一年安排自己參加6場以上的113公里和226公里賽事,所以到現在都依然保持著精實的身材。為什麼至今可以對三鐵抱著如此的熱情呢?「運動員的成績是強或是弱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設定自己明確的目標。有時候因為事業、家庭、健康等因素讓我們變得消極…然而,三鐵運動有一種力量,一種可以改變消極心態, 轉化成積極面對的力量。我相信,而積極的心態是生命中解決問題最重要的條件!」田中先生說,鐵人運動這樣的鬥志和精神,是他瘋狂熱衷的原因。
在贊助會上,他出於本身對三鐵的熱愛,希望激勵更多選手,未來每一年將會選出一位年度最佳「三鐵鬥士」,致贈CEEPO頂級車款一台。今年選出剛在5月完成Challenge Taiwan 113公里賽事的許大胖,他的抗癌經歷和克服自己成為鐵人的故事,讓人感動。17歲那年為了抗癌,經歷了很多這年紀不需要吃的苦頭,後來在單車領域表現得不錯,卻在決定練三鐵時踢到鐵板,三項運動加在一起不簡單,靠著松運副執行長羅威士的幫助,短時間內,他成功挑戰113公里,更是開始拉身邊的朋友一起加入鐵人大家庭,這時候他的另一段生命才剛開始書寫。
我在一日賽和多日賽的醫護站服務多年,包紮過無數的雙職業選手、業餘選手以及不算是選手的健行者。這些人的共通點是容易起水泡,而且是很嚴重的水泡。以下是我處理水泡的祕訣:
準備工作
■ 應該抽掉水泡內的液體。如果水泡引起選手的不適,趁著更嚴重的問題還沒發生前,抽除水泡液。
■ 用酒精棉消毒水泡四周。
「我會給你好看!」我們用來激勵自己的一句話,現在可是有科學撐腰的比賽策略!
怎麼說呢?這是一則來自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的研究,他們的結果認為,1984年奧運中,英國田徑選手Sebastian Coe會獲勝的結果,跟「我會給你好看!」的理論相似。
故事是這樣來的…當年奧運賽前,一間英國媒體發表了一篇不看好Sebastian Coe表現的分析評論。而就在Sebastian Coe衛冕1500公尺奧運冠軍後,他除了大聲歡呼,更是對媒體比出了象徵「我可以做到!」的食指來示意。
對抗澳洲沙漠地區的極端溫差,比賽第二天遇到肌餓的野生土狗(Dingoes)來到帳篷前嚎叫,遇到西班牙戰友Vicente突然昏倒,賽事延後6小時,路程也減少了12公里。這一段500多公里的路程,也為5年的計畫寫下一個驚嘆號!
以下為5年7大洲8大站賽事成績:
這令人驚嘆的原因是陳彥博,成為世界上挑戰完成環球賽事其中一人,跑遍世界7大洲,目前有29個國家92位選手完賽,亞洲部分就只有馬來西亞、日本和新加坡,現在台灣也加入這個行列。
「2013國際環台超級馬拉松賽」即將於下月在台北開跑。這種多日賽事對經驗老到的運動員還是很有挑戰性,沿途可能碰到變化多端的天氣,包含雨和水、風和低溫,以及高溫和潮濕。每一場多日賽都不盡相同,參賽者必須預備好面對任何狀況。
不論是參加40小時的百英里越野賽,還是六天的路跑、三天的極限冒險賽或為期兩星期的背包越野賽,運動員必須在賽程中好好照顧雙腳。賽前做好計畫,準備好鞋子、襪子、足部護理用品組以及其他裝備,是非常重要的事。
沙漠極地馬拉松賽(Marathon des Sables)網站上有這一段話很重要:「運動員要確認在比賽的過程中維持雙腳的狀態良好,最好就是靠比賽前的訓練。把雙腳照顧好,它們就會帶你順利完賽。在比賽過程中,雙腳會持續遭遇到摩擦,夜間的水泡治療也是醫療團隊每天的例行公事。當你的雙腳因為高溫而腫脹時,換上大兩個尺碼、鞋頭比較寬的鞋子,會比較舒服。很少有參賽者會在賽前先去看足科醫師,但這卻也是很多人賽後的遺憾。」
以下是極限冒險賽選手伊恩‧亞當森(Ian Adamson)提供的三個祕訣,專門為多日賽的狀況所設計:
■ 第一,選擇透氣及排水功能良好的鞋子。鞋子一定會進水,所以要確認排水的速度要夠快。防水鞋有它的市場,可是極限耐力運動員很少穿,因為這種鞋有時候會讓雙腳不舒服。
今年的國際自由車環台賽-桃園站,3月22日比賽從桃園縣政府出發,沿途行經桃市、龜山、八德、蘆竹、大園、觀音、新屋、中壢、平鎮、楊梅、龍潭、大溪、復興等共13個行政區,最後抵達北橫公路口 – 角板山形象商圈作為第5站的終點,全程都是山路與濱海公路的組合路線。南非MTN職業車隊的葛拉梅,以2小時59分35秒拿下單站冠軍,而台灣一哥馮俊凱冊封登山王。
開賽後不久進攻不斷,但都並未成功,直到25公里處,昨日單站冠軍貝爾(卓比奧斯職業隊)與台灣好手馮俊凱突圍成功,4公里之後加入了南非MTN職業車隊的丹尼斯(Dennis Van Niekerk),30公里處的富林國小衝刺點,三人集團明顯領先,主集團落後1分6秒。貝爾率先通過衝刺點。而3人領先集團持續努力合作,到了登山點之前的爬坡,由於登山積分已經勢在必得,3人有2分鐘的領先,老經驗的貝爾叫隊友馮俊凱速度放平均一些,或許取得登山積分之後,還能再試圖力拼單站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