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齊東詩社有一場「國民記憶庫.故事沙龍」分享會,以「憶起原鄉」為題,邀請多位原住民音樂家和部落耆老分享生命故事,現場有金鐘歌手伊祭.達道和口簧琴達人鄭保雄合奏口簧琴,還有布農族傳統歌謠領唱人古惠玉祖孫2人開唱《瀑布之歌》,現場民眾跟著節拍唱和,也共享原住民豐富的生命故事。
曾獲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歌手殊榮的伊祭.達道,穿著太魯閣族傳統服飾出席,他力行部落文化傳承,45歲時獲得部落長老首肯,成為最年輕的紋面族人,之後花2年時間穿耳洞,將耳洞撐大,並佩戴太魯閣族傳統「長耳棒」,是部落文化最佳代言人。
「我立志將部落文化傳遍世界,長老說比出草還厲害!」伊祭.達道從小和父親以音樂溝通,後來受帕華洛帝啟發,開始音樂之路,現在伊祭.達道巡迴各國傳唱原住民音樂、演奏口簧琴等傳統樂器,發揚太魯閣族文化。
口簧琴達人鄭保雄則是泰雅族人,住在台中和平的裡冷部落,致力於推動口簧琴文化,連導演魏德聖都曾拿著劇本拜訪請教他。鄭保雄說:「口簧琴是泰雅族、太魯閣族、賽德克族等紋面族群獨有的樂器,除了用來追求心儀的女性,還可以互相溝通,是族人的摩斯密語。」
67歲的古惠玉居住花蓮縣卓溪鄉古風村,60餘年沒有離開,她生養7個孩子,孩子長大後,她閒來無事就和居民一起唱歌,現在是布農族傳統歌謠班的領唱,「現在布農族人已經很少唱歌了,但是唱歌很快樂,所以才主動召聚族人唱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