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足腫-異常增生的疤痕組織-轉載自自然生活網 (http://www.i-nature.com.tw)

 

蔡呈芳 醫師
 
 

 

【文章出處】DrSkin  www.drskin.com.tw

甚麼是蟹足腫
蟹足腫是一種異常增生的疤痕組織,患者由於有特異的體質,在外傷、手術傷口、發炎或灼傷處,形成不斷增生的疤痕,有時呈現多角狀蔓生,有如蟹足,有時則邊緣平整,但不斷向外,向上擴張,甚至形成香菇狀。

而病灶除不雅外,也可能有癢或疼痛、壓痛等現象。體質及外傷是形成蟹足腫的兩大因素,有報告指出,有家族蟹足腫病史的人,症狀通常比較嚴重。而多數蟹足腫在外傷發生的一個月內形成,但也可能遲至一年才發病,甚至有部分患者並無明顯外傷病史。蟹足腫經過一段時間後,其生長會停頓下來,但卻很少會自行消退。

甚麼情況下會有蟹足腫
外傷是蟹足腫形成的主要原因,不必是嚴重的外傷,甚至是針刺、蚊蟲咬傷都可能形成,以台灣為例,雖然因手術傷口︵尤其開胸手術、剖腹產傷口︶所產生的蟹足腫就很常見,但打卡介苗及穿耳洞,也是常見原因之一;另外有些患者,只是因為在胸口或背上有輕微的青春痘,一樣形成突出的疤痕。

另一個造成蟹足腫的原因是皮膚或縫合傷口的張力,蟹足腫容易在上臂、上背、肩膀及前胸等皮膚緊張處形成,尤其在大傷口勉強縫合時尤易形成。少數蟹足腫具有遺傳性,如Rubinstein-Taybi及 Goeminne syndrome蟹足腫如何治療蟹足腫的治療,除了美觀上的考量外,還包括症狀的減輕,並預防病灶繼續長大。

一般最常使用的是外用強效類固醇或使用類固醇貼片,如Drenisone 
tape,但只對較平坦的病灶有效。最大的病灶則以病灶內類固醇注射,一般三至四周施打一次,多數患者病灶會顯著變平,癢、痛等症狀也會消失,然而長期追蹤,復發率在十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不等,同時病灶雖然變平,但痕跡仍在,且往往在注射後周圍組織凹陷,或表面微血管擴張,此時還另外需要以染料雷射去除這些擴張的微血管。


除了類固醇,有沒有其他蟹足腫的治療方式?
台大醫院多年來則採用注射劑MDS,MDS是一種澱粉,安全性高,治療效果也不錯,且不會有皮膚萎縮的現象,但是每周需治療一至二次,較為麻煩,另一種注射成分是verapamil。

另一種十分普遍的治療是矽膠布,與隆乳的材質相似。將矽膠膏加上不透氣膠布,或直接以矽膠片密貼於病灶上,每天至少八至十二小時,對於早期的痛癢也有不錯的效果,但在活動性高的部位,如關節,固定較不容易。矽膠作用機轉,目前相信是透過密封,而使皮膚生理改變,而達到疤痕組織重整修復的效果。一九九○年起,日本的澤田醫師則首先以矽膠軟膏治療,也有部分療效。

蟹足腫能不能乾脆開刀拿掉?
手術可是蟹足腫的根除治療,然而也是惡化因子。我們常見到蟹足腫切除後,換來更大的蟹足腫,有時採取植皮方式進行,結果不僅在受皮的病灶周圍產生復發現象,甚至在取皮處形成新的症狀。

總體來說,有六成患者會有復發現象,因此一般的切除對蟹足腫來說,可說是一大禁忌。配合皮膚擴張術、手術後皮質素注射,或是放射線療法,雖能降低復發率,但復發率仍高。許多早先報告以手術方式治療成功的案例,其實並非真正的蟹足腫,而僅是增生性疤痕。最近有人報告術後塗抹免疫調節劑aldara 可防止復發,效果值得長期觀察。

還有沒有其他治療蟹足腫方式?
以攝氏零下一七六度的液態氮,將病灶凍死,每個月治療一次,也有不錯的療效。但只對於突出的病灶,或是穿耳洞引起之蟹足腫,較為適合。

除了上述療法外,雷射治療、干擾素療法也都曾有小規模的流行,但因復發率高,價格又昂貴,因此並未成為主要的治療方法。其他如秋水仙素、Trental、penicillamine、電流刺激、抗組織胺也都用於蟹足腫的輔助療法,尤其是在手術後預防復發。另一種方式則是一九九六年法國醫師Brun所提出,直接注射抗癌藥物Bleomycin讓疤痕壞死,效果不比類固醇注射差,但更為疼痛。另一種抗癌藥物5-fluorouracil (5-FU)也可以類似封法使用。

蟹足腫在台灣,事實上是一種相當常見的問題,而雖然在處理上有許多的選擇,但最好的方式還是預防,以減少不必要的手術。

              (摘自從生活中照顧皮膚 台視文化 蔡呈芳著)

            (本文作者為台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蔡呈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MBA的小眼睛 的頭像
    EMBA的小眼睛

    EMBA的小眼睛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