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健康的發生與防治-轉載自自然生活網 (http://www.i-nature.com.tw)
圖文整理/i-Nature編輯部
亞健康是指人體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一種狀態,係無臨床症狀或症狀感覺輕微,但已有潛在病理資訊(現代理化檢查尚不能確認的病症),為健康與疾病間存在的不同程度的過渡狀態。亞健康作為健康與疾病的過渡狀態,若積極治療,防微杜漸,則能有效地截斷其發展。據有關資料統計,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數占總人口的50%以上。這些人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精力和體力,很容易進一步發展成為各種疾病患者,影響生活品質。
中醫認為,亞健康狀態的本質是先天稟賦不足,先天遺傳;或攝生不慎,失其衡度;或年老體衰,功能日損;或病後失養,化生減少等各種原因導致臟腑功能減退和基礎物質(精氣)生化不足,尤其是陽氣的不足。《黃帝內經》中說:「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意思是說:陽氣在動靜狀態下分別能充養筋脈和元神,神氣旺則精力充沛而安和,筋得養則活動自如而舒展。陽氣的推動、溫煦、防禦、固攝、氣化作用減退是出現亞健康的關鍵因素。陽氣虛弱,推動、溫煦不足,血運遲緩而為瘀,津液失化聚為水濕、痰飲,出現輕度高血壓、輕度高血糖、輕度高血脂等一系列症狀。陽氣防禦作用減弱而易感外邪,邪正交爭無力抗邪外出,推動溫煦作用減退而呈現疲勞、活力減退、反應能力減退、適應能力減退等狀態。
由上可知,亞健康的防治應從溫扶陽氣著手,因溫扶陽氣的實質是恢復臟腑功能,打斷機體陽虛陰聚進一步發展的因果鏈,使之調和於病前。《黃帝內經》中所說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是點明了正氣盛衰在發病中的決定作用。正氣(陽氣為主導)充沛,則抗邪力強,不易發病;正氣衰減,陽氣不足,則臟腑功能減退,氣血津液流通不利而停聚,出現氣滯、血瘀、水濕、痰飲等病理產物。這些病理產物若不及時疏利清除,則成為新的致病因素誘發疾病,或此時不慎稍感外邪,則立即內外相合而發病。
亞健康狀態之體應從溫扶陽氣著手調治,使陽氣充足而流通,則氣血津液能通調於五臟六腑、表裡內外、四肢百骸。溫扶陽氣並非簡單的溫散其寒,應該是溫而行其滯,扶而復其用,經脈氣血通暢,則臟腑功能恢復。亞健康狀態之所以尚未步入疾病狀態,多由於臟腑功能減退而暫未受邪或受邪輕微,故鼓舞人身之陽即能恢復臟腑之用。在亞健康狀態中,應看到陽虛不運的病機本質,重視陽氣在「健康—亞健康—疾病」發展過程中的主導作用。溫扶陽氣並非忽視亞健康狀態可能存在的津血不足,而是基於元陽之氣為人身陰陽主宰的考慮。只有生命之火生生不息,人們才會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本文作者/傅文錄)
(摘自/人體內的太陽/八正文化出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