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沒有多少官員愛做運動,很難令人對香港的體育發展有什麼信心。
如果香港的特首年年參與馬拉松,與各跑者一起拼這42.195公里,而不是高高在上為馬拉松起跑鳴槍,傳媒會視他為堅忍的硬漢,而不是向中央唯唯諾諾的芝麻官。如果民政事務局長曾德成(民政事務局負責香港的體育)愛運動多於教訓記者,由他推銷申辦亞運也會多點公信力。
官員不愛做運動,對體育發展的支持有限,但體育賽事的開幕禮和頒獎禮,總會找到官員的身影。每年的渣打馬拉松開幕禮總是由特首鳴槍,但香港政府對辦長跑比賽 的態度如何,大家有目共睹。李麗珊(香港前風帆運動員、奧運金牌得主)、黃金寶、李慧詩及黃蘊瑤(三人為香港著名單車運動員),任何一人都較特首受歡迎,比他更有資格鳴槍,他們才代表馬拉松堅毅及不屈不撓的精神。
倫敦、巴黎、布拉格等大城市是把10公里、半馬拉松、馬拉松比賽分開不同日期辦,並把最美麗的街道給跑者,以吸引世界各地的遊客參加、帶動經濟發展、提升城市形象。近年最急速冒起的是東京馬拉松是最好的例子,吸引不少台灣及香港跑者遠赴日本參加。
香港則把全部項目堆在同一天舉行,封路時段也相當吝嗇,10公里的跑者要於半夜出發,到終點時連早茶也喝不了,因為茶樓仍未開門營業!參加長跑像做賊一樣,凌晨要起床出門口,跑完回家仍未天亮,傷殘運動員更連輪椅賽也沒有機會完成,因為大會設的時限太嚴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