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景平/總裁學苑專欄作家

 最近國外教育學習上出現「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的觀念,其真髓在於改變教學模式,但它的成敗關鍵在於老師是否願意改變,是否願意放棄傳統的教學思維與習慣?

 「翻轉課堂」模式的科學之處,在於打破了教學領域一個長期存在的積習。通常,學生的學習過程總體分為兩個階段:第一是知識傳授的階段,第二是吸收和消化的過程,即知識內化的過程。我們習以為常的老師在課堂講課,都只是第一階段的工作,我們把比較困難和需要協助的第二階段,卻交給學生晚上回家獨自去執行。「翻轉課堂」就是打破這個鐵律!

 哈佛大學物理學教授Eric Mazur很受學生歡迎,得到很高的教學評點和優良教師的榮耀,但他發現學生並不真正瞭解所學到的內容,他深感不安,也發現原因出在學生沒有動腦筋思考過所學內容。

 他因此改變教學模式,從單向的講授,改為透過在課堂上發問題與小組互動,啟動學生思考與討論所學,結果學生對學習內容瞭解的正確率提高一倍。有關他的教學短片,在youtube上就可找到,例如這個兩分二十二秒的短片「從問題到觀念:物理課的互動教學(From questions to concepts:interative teaching in physics)(http://www.youtube.com/watch?v=lBYrKPoVFwg )就很生動的介紹了Eric Mazur教授的教學特色。

 Eric Mazur總結他的教學實驗說:「傳統教學只注重學習過程的第一步─信息傳遞,並把這一過程放在最重要的環節,也就是課堂上;但他們忽略了第二步─吸收內化,傳統上都把這一過程,放在缺少幫助的課後環節中。結果本應用於師生互動、同伴協作和交流的課堂,常常被教師一個人占用來作知識傳授。」

 但很多事實證明,由於群體教學和個體差異的矛盾,使得「在課堂時間傳遞知識」注定了是一種有缺陷的方法。Eric Mazur教授提出,由於新網路科技讓知識的傳授變得便捷和容易,教師應該改變教學模式,而把教學重心和時間放到第二步了,換言之,就是把“吸收內化”這一重要的過程放在課堂時間。

 Eric Mazur教授在2011年的研究揭示:課堂上,同伴間的互助教學能促進知識的吸收內化過程,使學習正確率增加1倍。而翻轉課堂的實施,正是順應了這一趨勢。

 英特爾(INTEL)公司全球教育總監Brian Gonzalez說:「以前,知識內化的過程都是被放在教室外,那個時候沒有老師和家長在場,碰到疑難時,學生容易因無人協助,而產生挫折,喪失學習動機和成就感。但如果把這兩個過程顛倒過來,學習成效就會有一個很大的提高。」他更強調翻轉課堂是可以迅速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

 以前,無論大、中、小學,校內的計算機都是學校提供的,但美國教育界現在提出BYOD(自帶設備,Bring your own device)的主張,讓學生自己把平板電腦帶到學校學習,只要學校有無線網路,上網學習就不成問題,如此將使得翻轉課堂的推動更加快速。

 翻轉課堂是一種新的教與學的模式,這對於老師和學生都是一種挑戰!推動之前,一定要先做好心理建設,主辦者必須要先對相關的老師、學生、家長說明原因,並鼓勵他們嘗試用新方法來學習!(本文原載於總裁學苑)

arrow
arrow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