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容易又中秋。黃錫祥說:「中秋節也算是中國人的大節吧,現在的人連過年都外遊,風味愈來愈少了。」風味,正是奇華最想帶給人的感覺。是以曾志偉這次在廣告內也要穿起長衫,奇華亦復刻了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月餅紙盒包裝。「這也是我特意在內地找師傅重做的。」說的,是相片中他坐着的那個嫁喜餅擔挑木盒,是當年黃錫祥重回公司後堅持要變的東西之一。多得他的堅持,我們的傳統才沒被「塑膠、鐵盒化」,中國人的人情味及節日情調才沒有被打散。你說他老餅?黃錫祥聳聳肩:「What's wrong with老餅?」屹立七十年,你又可以嗎?

黃錫祥念舊,也重情;訪問前不止一次,公關對我千叮萬囑,指黃先生不希望內容過於集中在他一個人身上,連相片也希望不是拍單獨照,強調奇華不是憑他一個人撐起的,還有其他家族兄弟及成員管理,自己只是較多負責向外對傳媒而已。然而一個流轉香港七十年的中式品牌,需要的,正是這份情。

「這嫦娥由最早期時一直沿用,是爸爸當年找一位名畫家畫的,說用了幾百元。」黃錫祥笑笑:「但我想他可能記錯,要知道當年幾百元有多厲害,可能只是幾十元也說不定。」黃錫祥除了重情,還風趣。奇華月餅由最早期的紙盒包裝,到後來換成鐵盒,黃錫祥說,鐵盒的總生產成本雖然比較便宜,但那時若顧客要求鐵盒裝的話,要多付一元。「我卻喜歡紙盒,會吸濕,又沒有倒汗水;那時候用鐵盒,我們要待月餅徹底冷卻才可合上蓋子,就是怕有倒汗水。」而且紙盒生產,合乎環保原則,整個包裝盡量少用膠袋。「雖然政府沒有立例,我們也希望盡一點力,在包裝上盡量減低消耗。」如今再推出紙盒包裝,除了慶祝七十周年,亦希望於紙上緬懷一下舊日時光。「尤其我這種年紀的人,很懷念當年的事物,這種紙盒我們也找了很久才找到有人願意做,全人手製,成本比鐵盒貴一倍。」而且售完即止,不再翻貨。「你拿這盒餅回家,父母見了一定很高興,會憶起很多當年舊事,也會說很多故事給你聽,我們這樣做,正是希望自己和大家也能開心下!」

除了回憶舊日美好,在黃錫祥的回憶中,還有父親黃業榮,訪問中總是一句一句提到已過世的爸爸。「他很厲害,如今我做生意的理念也沿自他,只是我新潮一點。」黃錫祥說,當年買月餅的人,八成是供月餅會的,可見月餅會的市場及影響,因此他父親創了自選口味吸納更多顧客。黃錫祥把一張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月餅卡放在我面前說:「1963年,供月餅會五元一個月,供滿了,中秋時可到茶樓取兩盒月餅。」情況是這樣的,由於當年絕大部分的月餅也只在茶樓及酒家賣,每到中秋節,酒樓員工便會把留給月餅會的月餅預早包裝,顧客憑卡取貨;但若你即場購買,員工會在你面前親自包裝,安心得多。「雖然我不認為酒樓會花這麼多人力物力,去把月餅會的月餅弄得次級一點,但這的確引起顧客的疑心,爸爸因此統一做法,任何人前來購買也即場包裝,務求給大眾一份信心。」黃爸爸更打破舊有月餅卡限制口味的做法,任由顧客選擇不同口味。「童叟無欺是爸爸的座右銘,希望顧客對我們有信心。」

一般人認知,黃錫祥十多年前才正式加入奇華,但事實是他早於二十歲時已在店面實習,後來外闖創立財經公司,至上世紀八十年代把該公司賣盤後,才再次踏足家族生意。回來首件事,即派人做街頭調查,問市民認為奇華餅家是甚麼?「十個有九個回答奇華做禮餅、嫁喜餅;十個有七個知奇華也出售月餅,但十個有十個不知道原來奇華有賣Cream Cake!」他因而立即下令停賣。「有師傅不服,不斷游說重新推出,我便在紅磡新店內讓他再做,結果開張七天,其他餅食大賣,只有蛋糕賣不了十個,他死心了。」這位造Cream Cake了得的師傅如今仍在奇華工作,重人情的黃錫祥對員工下屬一樣重視。「不弄Cream Cake也可以弄其他吧。」然後唸唸有詞一眾員工的姓名,甚至當年奇華擁有第一輛專車時那位司機的名字也記得。「他叫阿球。」黃錫祥笑說:「我最愛坐在他雙膝上假裝駕車,又將波板糖插進沙發當油門,手拿着大葵扇扮軚盤玩一整天。」十六歲起便酷愛賽車的黃錫祥,雖自言賽車生涯已退休,但現仍會落場指導,還獲贊助免費揸車。「賽車方面我也算不錯,並不是我膽大,而是我有技術,只要一日還在跑道,也會有勝出的機會;公司也是一樣,只要一日還在,用心經營,依然有機會成功。」但最重要是安全至上,「無論是賽車或做生意,也別去冒無謂的險,生意一蝕就要止住。」就如即使Cream Cake長興也要忍心斬纜,閒時懷懷舊「以紙制鐵」倒並無不可。

arrow
arrow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