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美容面膜,別亂敷-轉載自自然生活網 (http://www.i-nature.com.tw)
蔡呈芳 醫師
【文章出處】DrSkin www.drskin.com.tw
先來杯紅酒,再來些蕃茄、豆腐、蛋黃、葫蘿蔔、混合鮮乳、酵母粉,小黃瓜切片,再擠些檸檬汁,三滴白醋,最後再來一罐原味優格,一顆新鮮葡萄柚,還有一杯綠茶。如果不喜歡葡萄柚,也可以用蘋果或是香蕉。
這可不是什麼美容食譜,而是近幾年在台灣頗為流行的美容面膜,將各式食材直接研磨榨汁,敷在臉上。
這股將廚房轉變成化妝品工廠的風潮,究竟有多普遍,由相關的書籍熱賣,及報章、電視的密集報導就不難想見,但在醫學上則是偶爾會見到因DIY面膜不當而因起副作用的個案。
一般傳統天然面膜,由於只能發揮部分清潔、保濕的效果,談不上療效,問題也不大,但有些坊間美容師建議的面膜,為了顯現自己的專業並達到特定的療效,會刻意介紹添加一些化工原料,甚至使用市售藥品,以達到如去角質、殺菌、美白、抗老的功效,此時消費者在使用這些面膜後就可能因為不了解本身皮膚狀態,或是調劑不當而引起皮膚的傷害。
當然介紹外用蔬果養顏,就如同是使用一般化妝品,並不需要許可證的,但如果是刻意添加外來化學成份就可能成為藥用化粧品,甚至成為藥品。臺灣現行的美容DIY面膜,其實部份是游走在法律邊緣的。
將蔬果、食品,運用在美容保養品上,由來已久,較為近代出名的例子則是一家起源於英國的連鎖美容商店,以一連串天然、環保的議題,創辦人在沒有任何化學、醫藥背景下,建立了全球性美容體系,而最近各個傳統的化妝品大廠,也在自然風之下引進了多項以食物內所含植物性抗氧化成分為訴求的產品,例如紅酒、綠茶多酚,或是豆類植物雌激素。
這類添加了傳統食材內所擁有成分的化妝品,也稱為營養性化妝品,往往索價不低,也因此自製化妝品也更有了市場及賣點。化妝品的高利潤是眾所皆知,有時產品是貴得沒有道理,然而在學術上所更關注的是究竟產品的療效及安全性是否有保障。
雖然許多知名品牌化妝品所添加的成分,其實在產品功效上並無幫助,只是便於宣傳,然而所謂的紅酒、綠茶多酚,或是豆類植物雌激素絕不是單靠直接敷上紅酒、綠茶或是豆腐就能經由皮膚攝取而發揮效果。
皮膚不像腸道有足夠的吸收功能及分解酵素,這當中也牽涉了有效成分是否濃度足夠、及是否有效成分必須經由萃取才能分離吸收。以最近的紅酒面膜而言,原本是要利用其中的紅酒多酚,但直接倒在臉上的紅酒,最可能感受到的反而是其中的酒石酸,產生去角質功能,或是單寧酸,產生收斂作用。
期待自己擁有最佳的皮膚狀態,不要只是相信一些美容專家或是媒體中的使用者見證。在目前媒體經營困難下,其實這波蔬果、紅酒美容風,其實背後還是有著濃厚的商業動機。
未經特殊處理的蔬果食材,外用是很難發揮真正足夠的美容效果。中國菜的美味雖然世界聞名,但把自己的臉上當作菜覘板,出了問題可不是電視上的美容專家,或是蔬果供應商、酒商所會負責的。
(本文作者為台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蔡呈芳)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