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井克己/組織變革顧問

 一場業務會議中,討論的議題是「如何提升營業額?」,某位年輕的業務員小王發言:「對於我們業務員來說,為了提高營業額,能夠做的就是多多拜訪客戶。如果能夠想一想,如何增加拜訪次數的方法,不就能解決了嗎?」

 業務員做出這種斷定式的發言,當他自信滿滿地發言時,會議的氣氛也會順著這個發言的方向走,造成無法進行多面向思考的危機。不過,如果能善用這個發言,把團隊引導至多面向思考,就能讓團隊有機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多面向觀點的提問,應該提出什麼樣的問題呢?

 比方說,以下的提問方式,你認為如何?

 會議主席:原來如此,對於小王來說,為了提高營業額,身為業務員就應該增加拜訪客戶的次數,只有這件事重要。

 年輕業務員小王:是的,我是這麼想沒錯。不過拜訪客戶時,也應該蒐集資訊。

 會議主席:要增加拜訪量,同時也要提升拜訪品質,你認為應該怎麼做呢?

 會議主席的提問,讓這位年輕業務員意識到,他所說的「拜訪次數」是指「量」,無法產生多面向的思考,而且,只能說是單點思考。對於這位業務員而言,為了讓他從多面向的觀點思考,因此,如果會議主席問他問題時,就應該以「量」的相反詞,也就是從「質」的觀點提問。

 順道一提,單點思考的人發言時,多半帶著「只能……」的字眼。因此,如果會議中有人說出「只能……」時,請會議主席多加留意。

 各位讀者中,應該有人無法想像開會時出現多面向提問的情景,如果提問時,甚至感到不安。為了提問多面向觀點的問題,平常在思考時,應該從發言者所說內容的「相反詞」出發。以前述年輕業務員小王的發言為例,「量」的相反詞就是「質」,刻意找到對方談話中的相反詞。還好,這就像是小學與國中時,要找出一個詞彙的相反詞一般,並不需要從頭學習。比方說,「輸入」的相反詞是「輸出」,「內」的相反詞是「外」,「正面」的相反詞是「負面」等,以此類推,相反詞的例子不勝枚舉。 (本文摘選自《改造會議的技術:引出團隊潛力的會議溝通術》,經濟新潮社,2012年4月15日出版)

arrow
arrow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