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可‧韓默(Michael Hammer)、麗莎‧賀斯曼(Lisa W. Hershman)/「企業再造」(reengineering)思維倡導者、韓默公司執行長

 要改善某個流程的績效,你需要確定的第一件事,是你必須集中全力在哪些特定的評量指標上。認清你的流程如何影響企業結果,是做這件事的關鍵。

 二○○五年,輪胎製造大廠米其林(Michelin)的領導階層緊張起來。這家公司似乎開始墨守成規,失去競爭優勢。顧客怎麼看它,米其林不是十分清楚,而且內部缺乏清晰可辨的企業文化,就好像把世界各地許多設施的不同文化拼湊起來似的。公司領導人認為,這種情況必須改變。為了求變,公司決定將注意焦點放在「從需求到收款流程」(demand-to-cash process)上,也就是對顧客影響最大的流程,它起於顧客下單,直到收到貨品之後付款給米其林為止,包括所有的售後服務。

 惠特利(Deborah Whatley)是北美「從需求到收款流程」的負責人當然人選。她擁有工科和企業管理碩士學位,在米其林從基層幹起,當了好幾年的工業工程師,做過銷售、營運規劃以及供應鏈管理。身為北美「從需求到收款」的流程負責人,她和同樣負責此流程的歐洲同事密切共事。

 大約有三百人參與北美的「從需求到收款流程」,作業地點主要集中在南卡羅來納州和墨西哥。惠特利專心打造一道新流程,供他們使用。她請設計團隊從頭到尾重新思考整個流程,首先她必須向團隊下達行軍令,也就是告訴他們需要達成什麼,而這又等於告訴他們,流程評量指標將是什麼。

 惠特利和團隊首先看到一件很簡單的事:改造流程的真正目的,是為了改善公司的績效。米其林那時希望降低營運資金、提高營業毛利率、改善資本運用回報率(return on capital employed)、提高自由現金流量,以及增進顧客對米其林的整體滿意度。為了達到這些目標,米其林必須同時降低營運成本、減少存貨、加快顧客付款的速度,以及改善它提供給顧客的服務品質。

 惠特利的團隊成員自問:「從需求到收款流程」能夠達成什麼結果,進而影響整體企業目標?經過一番討論,他們找到這個流程的六項關鍵績效評量指標。

 一、顧客對「從需求到收款流程」績效的看法。當顧客對他們所下訂單的處理方式感覺良好,可能對全公司更有好感。

 二、第一次就對。訂單的處理方式正如顧客的期望,將對顧客的滿意有貢獻,也有助於降低公司的成本,因為矯正是很花錢的事。

 三、「從需求到收款流程」的營運成本占公司營業額的百分率。降低接單出貨的成本,將直接影響米其林的營業毛利率。

 四、超過六十天的應收帳款金額。這個數字可以顯示顧客逾期支付帳款的程度,這對現金流量妨礙很大。

 五、「從需求到收款流程」單位員工的訂單數。這個指標評量本流程的執行效率,對成本也有重大影響。

 六、增量收入(Incremental revenue)。設計良好的接單出貨流程對升級銷售(upselling)和交叉銷售(cross-selling)的機會應該有幫助,可望使得營業收入增加。

 這六個因素都能直接評量,而且成為「從需求到收款流程」的首要成果評量指標,也就是公司用來管理流程、評估流程的績效,以及確定流程重新設計是否成功的評量指標。

 理論上,惠特利做到這裡,可以就此打住,「從需求到收款流程」就只使用六個評量指標。但她知道,面對這麼複雜又這麼大的流程,那些高層級的評量指標雖然必要,卻不充分。這六個結果受到訂單處理、交貨和開立帳單等較小問題影響,因此她開始尋找「從需求到收款流程」中的次流程,並且決定用時間、品質和成本等量數,評量這些次流程的績效。舉例來說,她在交貨次流程中,找到了時間、品質和成本的關鍵評量指標,將影響整體流程的一個或多個結果:時間(投訴週期時間,或者米其林解決顧客交貨問題需要花的時間)、運輸成本(將產品運交給顧客的成本),以及品質(運交的貨品中,多餘、短缺或損壞所占的百分率,簡稱OSD)。

 令人驚訝的是,惠特利發現在那之前,米其林並未評量交運貨品中多餘、短缺或損壞的百分率。這並不表示交運的貨品中沒有這樣的瑕疵,相反地,顧客經常有這方面的投訴。但公司在交貨方面使用的唯一評量指標,也因此是員工唯一關心的評量指標,是成本。所以顧客的投訴經登記後被塞進抽屜裡。惠特利發現有多達兩年半的投訴積案,大為震驚。

 十九世紀英國物理學家凱爾文爵士(Lord Kelvin)發明了絕對溫標,曾經表示:「不能量,就不能改良。」把新評量指標的明亮光線投射在營運活動上,會使最顯眼的事情暴露無遺。 (本文節錄自《更快更好更有價值:成功轉型的九大關鍵》,天下雜誌 ,2011年9月29日出版)

 

arrow
arrow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