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豪宅第一高樓_SFO千禧_ 大師房屋 (45).JPG  

每項數字都是你的決定、不是猜測

布萊恩.芬奇(Brian Finch)/資深特許公認會計師(FCCA)

編按:公司明年度的預算編列好了嗎?預算的編列不是填空題,而是跟下年度的策略有關,非財務人員在估預算時該抱持怎樣的觀念呢?以下書摘提供您參考:

 預算有不同的類型。基本的預算編製,從構思銷售活動的水平並據此擬出相關開銷著手。不過,有些企業採用「按活動編列預算」或「彈性編列預算」,利用公式計算出公司人員從事商業活動的支出,而且每個月的預算報告內容取決於商業活動的水平。這個方法相當複雜,有時候反而讓人覺得公司沒在做預算,因此我會把重點放在比較傳統的預算編製作業。

 每項數字都是你的決定、不是猜測

 有這麼一句英文老玩笑:Assume makes an ass of u and me(假設,害你我顯得真蠢; assume這個字拆開剛好就是ass-蠢蛋、u-你,和me-我)。我們假設事情是如何,卻沒有確實檢驗那麼假設對不對,沒有意識到假設本身可能就是錯的,也沒想過錯誤假設會造成什麼後果。

 你該做的是提出明確的預算假設,並把這些數字寫下來:銷售要提高5%;物業稅會增加3%,租金持平;一月薪資調高3%,員工人數不變;本年不編列教育訓練預算……等等。跟上一期一樣沒有變動的部份,要明確說明,因為不變動的數字預估反而可能很重要。舉例來說,選擇不編列教育訓練預算,做來很容易,但是卻可能代表一項重大的商業決策,你應當深思熟慮,而不只是輕輕帶過。

 在正式發表這些假設之前,請先與你的同事討論。你得確保他們不只同意你的預測,還支持這些預測背後所隱含的決策。如果你們公司裡的營運經理認為刪除訓練預算的想法非常糟糕,可能會導致之後無法維持相同的營運水平,那麼千萬不要一廂情願的做假設、以行動完成預算,期末提出最後結果,造成既定的事實。你得記住,預算很可能會逼迫決策。假使六個月後,營運經理回來表示有三個人確實必須接受安全衛生課程訓練,而你回以:「抱歉,沒有預算」時,那會導致雙方產生摩擦,如果營運經理就此擺爛,公司因為欠缺必要的訓練而未能通過安全檢查,這種後果相當不利。

 編預算很像是經營合資企業。它絕對不應該由財務單位在與世隔絕的條件下單獨產生,然後交給執行的人。在編列預算的初期階段,必須得讓要按照預算執行工作的人參與,你做預算的目的是幫助大家全力投入計畫,而不是要人家照辦就是了。如果他們只斷斷續續地參與其中的一部分,譬如:提出一些假設和評估最後的結果,他們很可能日後不會按照預算來做日常工作的決策,也不會全心投入完成這項計畫。

 銷售目標不是喊的,是算的

 編列預算時,不應該從參照去年的開支開始著手,而是先預估未來一年的銷售。

 大多數的企業會想要編列出一份涵蓋未來一整年、詳細到每月數字的預算,通常還附帶之後一、兩年的粗略預估。來年每月銷售額的預估,可能是基於前一年(今年)達成的銷售成績,然後按照需求變動、定價以及你做預算時本年已有多少交易天數……等細節的可能變動來做調整。顯然,這意味著你不能在離年底還太早的時候就開始編預算,因為這樣你會漏掉好幾個月的數據。然而,你不應該直接使用去年的數據。你要問自己,公司目前的狀況如何?有什麼改變?畢竟,如果所有的事情都維持不變,根本就不需要費心編預算。

 因此,你要從當年度的實際數據著手,並預測該年度剩餘幾個月的數據(通常是在九月底、十月做來年預算)。不要直接套用去年寫預算時的預估數字,用它們來權充今年剩下那幾個月的數字,除非你有信心那是最好的預測。你要評估正在發生的經濟趨勢變化。回顧前幾年的結果來提醒自己這些年來的趨勢變化,是非常有用的做法。如果銷售數字顯示經濟趨勢是下滑的,而你的預算數字卻出現上揚走向,那麼,你得自問你的預算中有什麼因素引起這樣的改變?

 預測銷售時,要儘可能詳細的擬出銷售數據,不要只是在今年的數據上加個百分比(只因為老闆要你成長)。你要製作一份現金預算及一份預算損益表,所以選擇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某個月份發生了重大的開支或銷售,那可能會影響你公司月底的付帳能力。

 成本預算,先看比例再看金額

 因此你會有月計、週計或甚至日計的銷售預算計畫。然後你要據此來編列預算的各項成本,如果你還不清楚你的營運行為得涵蓋哪些成本,就看看貴公司的損益表有哪些科目吧。預估銷售時,要考慮什麼時候手上必須有存貨及什麼時候要付款,同樣還得注意到那些衍生出來的服務成本,例如運輸等。至於人工成本和水電等成本,在某種程度上會隨著產出而變動(記住,即使每月的員工人數沒有調整,你還是要考慮是否有加班的情況),你要計算這些成本,並將它們納入預算。

 編完成本後,永遠都要仔細核對,以確保每筆項目跟前幾年一樣代表相同的銷售百分比。如果不一樣,千萬不要硬湊,因為,了解為什麼數據會不同(例如人員薪資佔比增加了、或是生產成本佔比降低了)是很重要的。(本文節選自《老闆一定會問你的財務知識:不論在哪個部門都能創造獲利,這種人最有前途》一書,大是文化 2010年10月出版。)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成本 公司 assume 本年
    全站熱搜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