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顯示,50歲以上的長者有6成會有超過3個月以上的疼痛問題。前3名好發疼痛的位置有下背痛、關節痛及頭痛。深受疼痛所苦的病人,得長期依賴止痛藥及傳統復健治療,然而有部分病人認為藥物或復健治療效果不佳,甚至因長期服藥產生副作用。


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外科洪翊傑醫師說,慢性疼痛除了緩解疼痛之外,積極打破疼痛的惡性循環是重要關鍵。當疼痛刺激進入脊髓後,一部份直達大腦產生疼痛感,一部份藉脊髓反射路徑刺激交感及運動神經,引起血管收縮或肌肉緊張而造成局部缺血,導致代謝物質的堆積以及產生發痛物質,這些有害物質將進一步再刺激疼痛神經,形成所謂疼痛的惡性循環,這即是有些病人無法只依靠藥物治療慢性疼痛的原因之一。

止痛效果約可維持半年

而「介入性疼痛治療」可說是打破惡性循環、改善慢性疼痛與提升病人生活品質的另一選擇。透過醫師將局部止痛劑、抗發炎或其他藥劑,依解剖相關位置,輔以即時影像導引,標靶式的注射或高頻電刺激於可能引發慢性疼痛的病灶,以阻斷或減緩疼痛及發炎反應,而得以達到疼痛緩解的目的。目前「介入性疼痛治療」止痛效果可維持3個月甚至半年以上。

洪翊傑醫師呼籲,有慢性疼痛的病人,千萬不要誤信偏方去花大錢購買不明藥物或沒有衛福部核可的醫療器材,應該要改變心態,積極面對並與專業醫師共同合作遠離疼痛。

arrow
arrow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