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按心力衰竭發展的程度,即病人勝任體力活動的能力,結合臨床表現一般將心功能分為四級,心力衰竭分為三度:

Ⅰ級:心臟儲備能力正常,一般體力活動不受限制,不出現疲勞、乏力、心悸、呼吸困難及心絞痛等症狀,無心力衰竭體徵。通常稱心功能代償期。

Ⅱ級:心臟儲備能力輕度減低,體力活動稍受限制,休息時無症狀,但中等體力活動時,如常速步行500-1000米或登3-4層樓即出現疲乏、心悸、呼吸困難、心絞痛等症狀及心力衰竭體徵,如心率增快、肝腫大等。亦稱Ⅰ度或輕度心力衰竭。

Ⅲ級:心臟儲備能力中度減低,體力活動明顯受限,休息時無症狀,輕微體力活動,如:日常家務勞動、常速步行500-1000米、登二層樓等,即出現心悸、呼吸困難或心絞痛等症狀及肝腫大、水腫等心力衰竭體徵。臥床休息後症狀好轉,但不能完全消失。亦稱Ⅱ度或中度心力衰竭。

Ⅳ級:心臟儲備能力重度減低,不能勝任任何體力活動,休息時仍有乏力、心悸、呼吸困難、心絞痛及明顯的心力衰竭體徵。亦稱Ⅲ度或重度心力衰竭。

預防心力衰竭 贅肉絲毫要不得

根據週一刊登的一份美國研究,即使體重稍微增加一點,心力衰竭的風險也會隨之增大。

研究重點關注身體微胖而並非肥胖的人群,心臟會有哪些風險。肥胖容易導致心力衰竭已經是公認的結論。心力衰竭表現為心臟無法為全身輸送足夠的血液,嚴重情況下可能致命。

不過研究人員通過對21,094名美國男性醫生健康狀況長達20年的跟蹤觀察發現,即使輕微肥胖也可提高心力衰竭的發病率--且發病率與多餘體重成正比。

研究人員在《迴圈》(Circulation)雜誌中寫到,身高1.80米的男性,每超重3.2公斤,未來20年他們患心力衰竭的平均風險就提高約11%。

研究開始時,被研究的男醫生的平均年齡為53歲,整個過程共有1,109人患上心力衰竭。

總的來看,按照身體品質指數(BMI)標準,對於“嚴重超重(BMI數值大於等於30)”男性,其心力衰竭發病率提高180%;“超重(BMI數值在25到30之間)”男性患心力衰竭的可能性提高49%。

心力衰竭(心衰)是否需要治療?

很多患者會問到心衰需要手術治療嗎?

心衰(心力衰竭)的治療要看是什麼樣原因造成的,如果是冠狀動脈疾病造成的,那我們就一定要給病人做冠狀動脈造影,看看哪個地方出問題了。如果有冠狀動脈狹窄了,能放支架就放一個冠狀動脈支架,讓他的冠狀動脈血流改善,這樣心衰就能得到很好的緩解,如果不能放支架,病人身體條件允許,就要儘快的做心臟搭橋手術。

如果是非常重的瓣膜病,有大量反流現象的病人,一定要對他做換瓣手術,把心臟的瓣膜換了,讓機械性的血液迴圈紊亂得到緩解。如果是非常重的心肌病,我們可以給他做臨時的左心輔助,運用設備幫助他恢復。如果年齡年輕,還可以做心臟移植,這樣對於改善他的愈後,提高他的生活品質都是有非常好的幫助。

如果是先天性心臟病引起的心衰,要在控制心功能後,儘早手術矯治。

現在還有細胞移植的治療等等,都還在研究當中。

在心衰的治療過程中,植入雙心室同步起搏,就是我們俗話説的三腔起搏器,這個治療是一個比較有效的治療方法,能夠使得病人的心衰症狀得到緩解,它的原理是使我們擴大的兩側心臟收縮能夠同步起來,使它的射血得到緩解。一部分病人使用了這種治療之後心臟功能可以得到改善。在嚴格把握手術適應徵的前提下,這種方法已作為常用治療方案。

心衰這種疾病是不是可以完全治愈?

在整個內科疾病裏能徹底治愈的疾病的確是非常少的,除了感染性疾病,像鏈球菌感染的肺炎可以根治之外。像心衰這類疾病,本身就是一個隨著年齡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一個疾病,另外,心衰一旦發生是不可痊癒的,但可以通過醫生的干預治療,延緩它的發展,減慢它的進展,減輕它的症狀,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MBA的小眼睛 的頭像
    EMBA的小眼睛

    EMBA的小眼睛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