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藥物難免有副作用-轉載自自然生活網 (http://www.i-nature.com.tw)

 

圖文整理/i-Nature編輯部


癌症究竟最早在什麼時候發現眾說紛云,中醫認為早在幾千年前就有「岩」的記載,指的是人體表面出現不規則凸起,最後發生「翻花」、破裂等症狀,應為現在所說的「癌症」雛型。據考證,國外的最早記載大約出現於西元前1600年的埃及莎草紙上;但不論中外醫藥界,當時都認為癌為不治之症,一直到麻醉藥出現,可以利用外科手術將凸起物割除之後,才得以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但預後還是不佳。

西元1950年代醫藥界開發了化學療法,可以經由血管注射化療藥物而徹底殺滅癌細胞,使得癌症的治療效果獲得極大的突破。美中不足的是,化學療法雖然能有效殺死癌細胞,卻不具「專一性」,也就是除了殺死癌細胞,連正常細胞也受到極大的傷害,以致患者的生命品質受到很大的影響;甚至可以說絕大多數的患者不是死於癌症,而係因為副作用太過強烈而亡,因此曾經引起廣泛的討論熱潮。

十年之後(1960年前後),醫藥界又發明了放射線療法,可以利用放射線集中照射、殺死癌細胞,使癌病灶縮小,以獲得局部控制。但這二種治療方式都無法治療轉移性癌,最後還是得加上全身性的化學治療才能取得較好的療效。這種先以手術割除病灶,再兼用放射線與化學療法的治癌手段,足足進行了將近40年,直到現在還是治療癌症的主流。

但腫瘤細胞的遺傳具有不穩定性與高突變率,一種藥物治療一段時間之後就可能產生抗藥性,影響治療成效。也就是說,癌細胞會改變藥物在細胞內的累積量,或利用改變細胞死亡路徑來產生抗藥性;有的則經由其他訊號傳遞路徑,避開藥物的作用而繼續生長。因此後來醫藥界又研發了具有良好專一性的「標靶治療藥物(targeted drugs,如Pegylated liposomal doxorubicin)」,也就是讓治癌藥物「變得更聰明」:一旦進入體內就直接到達病灶,其好處是「目標專一」,不會亂跑,可以避免化療藥物誤殺大量好細胞的缺點;美中不足的是一種藥物只能治療特定地方,對於已經有多處轉移的癌症,效果並不理想。

總而言之,從傳統抗癌藥物進展到目前的「標靶治療」,可以說是防癌抗癌與癌症治療上的一大突破,但近年來的統計發現,長久以來存在的抗藥性問題依然沒有解決。因此之故,目前的研究趨勢已經漸漸脫離合成藥物,轉而從天然植物中找尋新的抗癌成分,以降低身體的副作用;其中即以桑黃最受到重視,因為其所具有的高抗腫瘤活性勢將成為研發抗癌新藥的契機。

 

(本文作者/陳啓楨)
(摘自/桑黃抗癌第一名/元氣齋出版)
http://i-nature.uho.com.tw/articles6/3/974.html#.UR0UipPVUx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