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汀.林斯壯(Martin Linstrom)/品牌顧問
編按:孩子生長跟市場行銷有很大的關係?以下書摘舉出一些研究來證明行銷的穿透力以及對社會的影響。
位於貝爾法斯特(Belfast)的英國皇后大學教授哈博(Peter Hepper)發現,新生兒會喜歡母親在懷胎時候常聽的電視節目主題曲,越是簡單重複的音樂,越容易導致這個現象。當一群兩至四天大的新生兒聽見澳洲長壽連續劇《鄰居》(Neighbours)主題曲時(這群新生兒的母親懷孕期間,都看這齣戲),他們變得比較專注、比較不易怒、停止蠕動、心跳速度變緩,這些都是新生兒對於周遭環境感到安心才會產生的現象。
精明的市場行銷專家,早已開始想盡各種辦法藉此謀取利益。以下即是一例。幾年前,一個位於亞洲的大型連鎖購物中心領悟到,懷孕婦女通常會花不少時間購物,是相當具有潛力,值得「培養」的購物群。畢竟,懷孕對女性來說是回歸原始、情感最豐沛的一個階段。在荷爾蒙變化和即將面臨新生活的緊張情緒之間,這個階段是人生最容易接受建議的時期之一。所以,購物中心開始實驗氣味以及聲音對潛意識的影響有多大。
首先,他們在百貨公司販售衣服的櫃位噴灑嬌生的痱子粉,接著在販售食物及飲料的區域注入櫻桃氣味,並且播放這群孕婦出生那個年代流行的舒緩音樂。
購物中心的高層希望這些措施可以刺激孕婦的消費欲望(它們的確辦到了),但令人意外的是,它們造成了另一個影響,遠遠超乎大家的預期。這項感官實驗進行了一年之後,這家購物中心收到這群孕婦如洪水般泛濫的信件,她們表示購物中心對寶寶有正面的效果。原來,當她們一踏進購物中心,原本哭鬧不休的寶寶,立即變得安靜。這群媽媽之中,有六○%表示在別的地方無法獲得這種效果,即使那些地方也有好的氣味和音樂。
孩子認識的第一個字是麥當勞?
世界各地大部分的小孩認識的第一個字是什麼?錯了,不是「媽媽」或「爸爸」。而是「麥當勞」。
這家連鎖速食店的代表是:紅與黃、屋頂線條、金色拱門及招牌。當爸爸把座車開進充滿著快樂用餐的麥當勞停車場時,嬰兒們會在後座用那短短胖胖的小手指著「麥當勞」。因此,當嬰兒一想到麥當勞,就會伴隨著快樂的情緒、熟悉感,當然還有食物的味道、氣味及聲音。
一個十八個月大的嬰兒能夠認得如麥當勞、駱駝牌這些品牌的主要原因,是來自於現今媒體充斥的文化,年紀越來越小的幼童接觸到的媒體及廣告的數量,是我們以前無法想像的。嬰兒成長至三個月大時,有四○%已常態性的收看電視,當這群嬰兒成長至二歲時,常態性收看電視的比率達九○%。我們可別忘了現今充斥在嬰幼兒周圍來自網路、手機、遊戲機及廣告看板的廣告訊息。
這種媒體充斥的現象,對於嬰幼兒形成一種更強烈的影響,是超過你想像的。當嬰兒六個月大時,已經可以在腦中形成企業標誌或是代言人的「影像」。所以,我們也就無需太意外當今所有的嬰兒用品,從圍兜到嬰兒車,到處是肖像人物的影像授權,包括艾蒙(Elmo)、海綿寶寶(SpongeBob)、跳跳虎(Tigger)以及巴斯光年(Buzz Lightyear)。同一批肖像人物持續不斷銷售食物、玩具及其他產品給這群小孩,貫串他們的童年時光。
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加州柏克萊萊特研究院(Wright Institute)的肯納博士(Dr. Allen Kan-ner)表示,「近期研究顯示,當嬰兒成長到三十六個月大的時候,美國的兒童平均可認識一百個品牌標誌。」二○○七年的實驗中,研究員在一群三至五歲的兒童面前,展示了十二張畫有企業標誌的卡片,大部分的兒童看到了塔吉特(Target)百貨公司的企業識別標誌紅心標靶的時候,會快樂的大聲喊出「塔吉特」。
更令人感到害怕的是,當寶寶學會說話的時候,他們就會開始說出這些品牌。在一項著名的研究中,一個二十三個月大的幼童會重複說出,「就是可口可樂,就是可口可樂,就是可口可樂。」而另一個二十三個月大的幼兒,對著爸爸手中的啤酒罐做出一些手勢,嘴裡還會喃喃說出,「健怡可樂,卡路里少一點。」到了一年級的時候,大部分孩童可說出二百個品牌,這是個合理的數字,因為大部分的孩童平均每年獲得七十種新玩具或新用品。到了十歲,尼克兒童頻道(Nickelodeon)的一項研究發現,平均每個兒童會記得三百個至四百個品牌。 (本文摘選自《品牌,就是戒不掉!》遠流,2012年5月1日出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