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景平/總裁學苑專欄作家

 最近幾年,我看過許多公開課,見識不同老師的教學風采,也發現不同類科的內容特質,讓我的好奇心獲得極大的滿足,但仔細回想,卻有點像春夢了無痕,印象越來越模糊,即使我非常用心的做了筆記,仍抵擋不住光陰的銷蝕。

 從最初台灣姚仁祿老師的「設計邊境」開始,到去年聽的公開課「哈佛大學的幸福課」、知名作家白先勇主持的台大通識課程「崑曲新美學」,華南師範大學焦建利老師的「網絡技術如何變革學習」,浙江大學董平教授的「王陽明心學」,華東師大龐維國教授的「學習心理學」,到史丹佛大學的「人工智慧入門」,我都認真的聆聽,還用evernote作筆記。

 這些課程,有些跟設計有關,有些跟科技有關,有些跟中華文化有關,有些是我熟悉的主題,有些是我長久以來想要一探究竟的問題,譬如王陽明的心學起源與脈絡,一直是多年來縈繞在我心中的問題。

 歸根究底,這些公開課,雖然擴展我的視野,為我的通識建立基礎,卻因為缺少跟同伴的討論,也沒有作業與考試的歷練,就難以深化成為自我內在的知識,總而言之,看得「多」,過份偏重於「學」,缺少「習」的淬鍊,未必是件好事。

 看得「多」的最大好處,是讓我見識不同老師的教學心態、功力與風采,腦海中積累了許多範型,如果讓我分析「教學風格與案例」,那就大大派上用場,一個課能不能吸引學生?最重要的不是老師的教學設計或策略,而是老師是否對內容有透徹的掌握,老師是否有教學的使命感與熱忱,以及老師是否有自信?

 從公開課中可以觀察到,那些老師與講授的內容是分離的?那些老師已經把內容完全融入在自己的生命中?那些人只融入了一部分?最終我發現,一個真正好的老師,是感性和理性兼具的,無論他講的是什麼主題和內容,其實最終表達的,都是他自己,他自己活潑潑的生命經驗和智慧。

 沒有網路之前,教師培育的最大問題,就是理論多,範例少。新任老師缺乏可以觀摩和學習的對象,以至於他們的教學方法,只能套用教過自己的老師的招數,逃脫不了自己的親身體驗。而公開課的推出,解放了這種侷限,讓我們可以透過世界各地真實的好老師教學,來觀摩與改善自我的教學方式。

 有了好的公開課,老師要如何利用呢?我自己最近碰到的問題,就是在職碩士班的課程,他們平日要上班,只有週六和週日可以上課,我的課開在週六,但這次因為過年放年假,加上週六補班,一共連續四周放假,怎麼辦?

 還好有公開課可以派上用場,我就讓學生在這段期間,看華東師大龐維國教授的「學習心理學」,這個課程共有十二集,每集大約三十分鐘,我就列出學習進度,請學生定期繳交心得報告。這是因放假的外在因素,而巧妙的把教室教學轉變為混成學習的例子。

 當學生聽完龐教授的課,也對公開課的學習有了基本體驗之後,我們在課堂上就可以進行更深入的討論,無論是對龐老師的授課方式、內容,或是對公開課的學習方法、價值與應用方式,都可以繼續探究下去,達成更深度、經由體驗而內化的學習結果。

 當我們用傳統眼光看公開課時,它只不過是個學習資源而已,但當我們用「公開課能解決什麼教育上的問題?」、「公開課能為老師帶來那些幫助?」的觀點來思考時,就會出現許多創新的應用方式,無盡的巧妙的運用,正等待著我們去發掘呢!(本文刊登於總裁學苑。歡迎您在讀者論壇上交流發表)。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教授 方式
    全站熱搜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