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unce forward

When we hit an obstacle, sometimes the best we can hope for is to bounce back. To recover, to get through this and get back to normal.

But when our project hits a snag, perhaps we can consider using the moment to bounce forward instead. Being on the alert for opportunities, not merely repairs.

If we're spending our time and effort focusing on a return to normal, sometimes we miss the opportunity that's right in front of us.

Bouncing forward means an even better path, not merely the one we were on in the first place.

文章標籤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雲林縣首次原住民豐年祭,今天在麥寮橋頭國小舉行,縣長李進勇及台塑六輕管理部副總陳文仰背上肩帶、點燃營火、共飲小米露,與現場300位原住民跳舞同樂,現場HIGH翻。
雲林縣有2200多位原住民,其中在六輕工作者就有近400人,多年前台塑企業創辦人王永慶及王永在開辦長庚護校及明志工專時曾施行「釣竿計畫」,專門招收原住民,讓其擁有一技之長以解決生活困境,兩年前更成立「六輕原住民發展協會」,今天則首度舉辦豐年祭。
今天的大會舞由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部落勇士所帶領,雲科大及環球科大原青社則領銜演出「海洋之歌」及「阿美恰恰」等原住民族舞蹈,祭典中特別向祖靈表達敬意,現場還擺設排灣族琉璃珠、鐵器、銅器、銀器供民眾參觀選購,活動熱鬧、新鮮又有趣。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東海岸有多處史前遺址,位於秀姑巒溪南岸的東海岸「靜浦遺址」,也是新石器時代遺留的史前遺址,位於阿美族舊社旁,也是大港口事件的古戰場,文化局昨辦說明會並表示,遺址土地最多只能作農業使用,不能興建房舍,以免違反文化資產保存法遭停工。

東海岸靜浦遺址介紹說明會

縣文化局昨邀請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考古學家李坤修,到部落介紹遺址的內涵,讓部落居民深感驕傲。
李坤修說,靜浦遺址在秀姑巒溪出海口南岸,是「靜浦文化」的命名遺址,目前遺址出土的地點是農地。雖是新石器時代遺址,但石器只剩下石錘、砥石,且沒有有刀刃的石器,而地表可發現紅褐色夾砂陶、硬陶、青花瓷等遺物,顯示曾生活在此的人們已進入金屬器時代。

該遺址也是大港口事件發生地

根據部落耆老口述訪談得知,靜浦國小教師宿舍後方遺留的刺竹圍,為清軍營盤址,是百年前「大港口事件」發生的地點,因此去年八月文化局也在靜浦國小校園設置大港口事件紀念碑,紀念當時受害的阿美族人及氏族,緬懷族人捍衛家園的精神,並為當年原住民、漢人的衝突留下見證。
文化局文化資產科代理科長陳孟莉表示,花蓮縣境內史前遺址數量眾多,目前縣府已指定富里鄉公埔遺址、秀林鄉富世遺址、瑞穗鄉掃叭遺址及萬榮鄉平林遺址四處為「縣定遺址」;此外,還有十五處列冊遺址、十四處重要遺址,共有三十三處史前遺址監管中。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隱身在花蓮秀姑巒溪源頭的「吉哈拉艾」部落,住著阿美族人。被稱為「廣媽」的部落媳婦范綉英,在兒子提議下,重新挽起衣袖、彎腰插秧,用比有機農法更嚴格的方式,種出無毒「哈拉米」,重現阿美族祖先「Malapaliw」共田共耕精神,與大自然生態共生。
本名范綉英的「廣媽」,出生於台東泰源的阿拉巴灣部落,17歲時奉父母之命嫁到花蓮縣富里鄉豐南村的吉拉米代部落。為養育兒女,年輕的廣媽離開家人到外地工作,賺取孩子的教育費和生活費,直到婆婆跌倒骨折才重回部落。
吉哈拉艾聚落位於秀姑巒溪的源頭,水質純淨無汙染,是台灣特有種「台東間爬岩鰍」的重要棲息地。廣媽發現,有機農業以苦茶粕防治害蟲,雖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卻讓她兒時記憶中,田間常見的蝌蚪與蛙類生物逐漸消失。
為與大自然和平共處,廣媽選擇花費更多時間對抗福壽螺等害蟲。長期彎腰除草、撿金寶螺,常讓她累到渾身酸痛,但每日清晨起床時,田邊震耳欲聾的蛙鳴聲,鼓舞她持續為了推動自然保育的農業生活努力著。
廣媽的大兒子「阿廣」就讀台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博士班,他發現部落有豐富的地景和生態資源,農民卻未能有效產銷有機米,因此鼓勵廣媽與其他農民以永續方式耕作,成立部落品牌,希望讓「哈拉米」的意義被更多人看見。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e technology ratchet

Any useful technology that's successfully adopted by a culture won't be abandoned. Ever. (Except by top-down force).

The technology might be replaced by a better alternative, but society doesn't go backwards.

After books were accepted, few went back to scrolls.

After air conditioning is installed, it's never uninstalled.

文章標籤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北市一年一度的「原住民族歲時祭儀文化活動」25日將於新北市民廣場登場,今年還邀請身分世襲、來自花蓮縣吉安鄉里漏部落的4位高齡年長祭司(sikawasay),於豐年祭儀式前帶來阿美族古老神祕的傳統除穢儀式(mifahfah),讓民眾就近認識及欣賞原民文化。
今年「原住民族歲時祭儀文化活動」循例仍以阿美族「豐年祭」為主,不同以往的是,將由總頭目、副總頭目與各區頭目率領馬太鞍旅北同鄉會共同進行,從迎賓、報信息、迎靈、娛靈到送靈,整個儀式將動員馬太鞍同鄉會近300名男女青年共同參與。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