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身在花蓮秀姑巒溪源頭的「吉哈拉艾」部落,住著阿美族人。被稱為「廣媽」的部落媳婦范綉英,在兒子提議下,重新挽起衣袖、彎腰插秧,用比有機農法更嚴格的方式,種出無毒「哈拉米」,重現阿美族祖先「Malapaliw」共田共耕精神,與大自然生態共生。
本名范綉英的「廣媽」,出生於台東泰源的阿拉巴灣部落,17歲時奉父母之命嫁到花蓮縣富里鄉豐南村的吉拉米代部落。為養育兒女,年輕的廣媽離開家人到外地工作,賺取孩子的教育費和生活費,直到婆婆跌倒骨折才重回部落。
吉哈拉艾聚落位於秀姑巒溪的源頭,水質純淨無汙染,是台灣特有種「台東間爬岩鰍」的重要棲息地。廣媽發現,有機農業以苦茶粕防治害蟲,雖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卻讓她兒時記憶中,田間常見的蝌蚪與蛙類生物逐漸消失。
為與大自然和平共處,廣媽選擇花費更多時間對抗福壽螺等害蟲。長期彎腰除草、撿金寶螺,常讓她累到渾身酸痛,但每日清晨起床時,田邊震耳欲聾的蛙鳴聲,鼓舞她持續為了推動自然保育的農業生活努力著。
廣媽的大兒子「阿廣」就讀台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博士班,他發現部落有豐富的地景和生態資源,農民卻未能有效產銷有機米,因此鼓勵廣媽與其他農民以永續方式耕作,成立部落品牌,希望讓「哈拉米」的意義被更多人看見。
阿廣解釋,哈拉米的「哈拉Hara」二字,取自阿美族語的台東間爬岩鰍之意,已獲經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綠色保育標章」的認可,是符合綠色保育概念生產的農產品。
在重新恢復土地生機的努力中,廣媽和部分認同生態農法的族人,選出一塊地做公田,以志工的方式,輪流為公田的稻作除草、撿福壽螺,由耆老帶領找回傳統阿美族「Malapaliw(共田共耕)」精神。
「哈拉」小檔案
哈拉為阿美族語的「台東間爬岩鰍」,哈拉米種在花蓮秀姑巒溪源頭,清澈溪水吸引台灣特有種「台東間爬岩鰍」駐足;農民以百年水圳灌溉,並保有水梯田特殊景觀。因水質平均溫度較低,稻米成長速度較慢,讓稻穗在緩慢生長過程中粒粒飽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MBA的小眼睛 的頭像
    EMBA的小眼睛

    EMBA的小眼睛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