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時候,做爸媽的會有類似這樣的感觸:「小孩為什麼這麼難溝通,都好像沒聽進去!」獲得杏壇新星獎、全國創新教學設計獎的國小老師姜小魚,建議各位父母,其實,只要用對方法,教養可以很輕鬆!以下是小魚給家長的建議。
◎馴兒首部曲:劃線
很多時候,父母沒有將孩子玩樂、生活的場域「劃線」得很好,讓孩子在面對事情、提出要求時,不懂得拿捏分寸!父母沒有將區域「劃線」好,一開始給予孩子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空間,慢慢地,父母發現孩子做了不當的行為,於是開始限制他、給予口頭警告、威脅、處罰,最後換來的,是自己的怒氣和孩子的不諒解。如果我們一開始,就「劃線」清楚;劃出一個父母、小孩都可以接受的區域,並在區域內制定規範,讓孩子知道可以在這樣的區域裡自在地玩耍,只要遵照之前一起訂定的規範,就可以很安全、很快樂地玩耍,當然,也不會惹來爸爸媽媽生氣!
◎馴兒二部曲:溝通
親子溝通是一門學問,需要很多技巧,並經過反覆練習。因此,我所說的,是特別針對與孩子溝通「劃線」這件事!當我們劃出區域界線,接著,就必須告訴孩子,界線在哪裡、界線之內的規定、有沒有需要溝通的地方、是否覺得不合理、有沒有無法配合的地方,並提醒孩子,不遵守界線規定的後果。
我們首要溝通的,是這個領域的劃線處在哪裡。比方說,帶孩子去百貨公司,我們要告訴孩子目前活動的區域只限於這家店,或只限於兒童遊戲區。以越清楚的詞彙說明界線越好,畢竟「不要跑太遠」、「留在媽媽可以看到的地方」是很模糊且因人而異的界定,我們必須明確地溝通其中的規定,講出「精簡、扼要、須遵守和執行」的規定。
說明規定時,要跟孩子溝通,親子雙方一同提出意見來討論,例如針對時間長短的要求。當全部說明完畢之後,請孩子確認並同意遵守之後,再重複一次規定,這樣可以確保沒有誤會,或不了解規定。最後,必須清楚地說出不遵守規定的後果。
◎馴兒三部曲:讓「後果」教小孩
十七世紀法國思想家、教育家盧梭提出「自然後果法」,所謂的「自然後果法」,意思是當孩子犯錯、有過失時,與其給予人為的懲罰,不如讓孩子在錯誤所造成的直接後果中,去體驗不快、痛苦;讓孩子體會自己所造成的自然後果,從後果中學習,然後改進。
「比如我們先跟孩子訂下規範:告訴孩子珍惜玩具的方法、哪些行為可能會造成玩具的損害,以及如果不珍惜玩具,導致玩具壞掉的『自然後果』──沒有玩具可以玩!因為爸爸媽媽不會買新的!這就是小魚家的規定。」姜小魚笑著說。
◎因應孩子的迂迴戰術
「當小孩企圖開始挖父母立足點的牆腳時,我們要就此倒下?還是站得更穩?」姜小魚告訴父母:如前述當玩具壞掉時,孩子帶著「無辜」的表情看著你,再用極其裝可愛的語調說:「媽咪!我可以買新的嗎?」「不要啦∼我不是故意的!下次我一定會小心的!」這時父母一定要堅決平和「講道理」給孩子聽:「我已經提醒過你了,你也告訴我,你聽到了,而且你很清楚我們家的規定!」「哇∼∼∼」小孩開始耍賴…..這時家長不能屈服,但可安慰孩子,我發現,孩子對於自己的玩具,以及我們的建議,都會慎重地思考、評估。在使用玩具時,也比較小心愛護了!
◎總結:用對方法,教養真的可以很輕鬆!
最後,讓我們改變思維,重複前述帶孩子去百貨公司的場景:「媽咪,我想進去裡面看玩具!」小孩拉著媽媽,想走進玩具店。進去之前,我們先訂下規範:
1.今天我們不買玩具,不管是什麼原因,都不會買,你可以在明年生日快到的時候告訴媽咪。如果你哭鬧的話,我們今天的玩樂行程就到此結束。
2.進去裡面可以摸玩具,但要小心遵守店家的規則,不可以吵鬧;如果弄壞了,我要賠錢,下次就不會再帶你進去;如果吵鬧,店員可是會請你出去。
3.我們會在這裡停留十五分鐘,我會用手機設鬧鐘,時間到了,就必須走。如果沒有做到,延誤了時間,等一下的冰淇淋時間被你耽誤了,就會取消它。
所以,一、不買玩具;二、進去要小心,並且守規則;三、限時十五分鐘。「可以做到嗎?請你重複一次。」「我可以!一、今天不買玩具。二、不可以弄壞玩具、不可以吵鬧。三、只有十五分鐘。」孩子聽完之後,用他自己的話表達出今天必須遵守的規定。如果孩子都遵守規定,之後大人和小孩都可以繼續接下來的玩樂行程。如果孩子沒遵守規定,他也經歷了沒遵守規定的「自然後果」,從中學習到生命中寶貴的一課,父母也更站得住教養的立足點。
另外,如果父母說出那些不太可能執行的威脅,如前述帶孩子去百貨公司的例子,像是:「回家被打、永遠不可以再來、等一下就知道慘了!」諸如此類威脅的話,長久下來,孩子也會去觀察,類似的威脅執行度有多高,以及真正實行的可能。此外,父母也須「避免用不相關的處罰」來當成後果。像是:等一下不帶你回家、等一下不可以吃午餐等。邏輯思考要從小培養起,事情的發生、後果的關聯一定要清楚且符合邏輯推論,如此,孩子才真正嚐到後果,從挫折經驗中學習、改進。這麼做需要時間,也需要充分的耐心,但如此孩子才能真正的了解規範,只要用對方法,教養真的可以很輕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