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六欲都能傷「神」-轉載自自然生活網 (http://www.i-nature.com.tw)

 

圖文整理/i-Nature編輯部

 

按照佛家對芸芸眾生的生存狀態之觀察,人的一生都是苦的,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來受苦的。人生是怎麼個苦法呢?

《金剛經》把人的一生總結成七種苦:第一個是生苦,人生下來第一件事情就是哭,為什麼?因為苦啊,佛家認為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受苦的,生苦還包括了人出生時母親所受的苦;第二個是老苦,老了什麼事都不能做,深感力不從心了,這是第二個苦;第三個是病苦,病了很痛苦;第四個苦是死苦,人雖然總是要死掉,但是大多數人還是怕死的,所以很苦;第五個苦是「愛別離苦」,與所愛、所喜歡的人分開,心裡很苦;第六個是「求不得苦」,想得到什麼總是得不到,心裡很苦,儘管所有人都是撒手而歸的,但是生而為人,往往習慣了去求、去抓,最後什麼也求不到,什麼也沒抓住,這個也苦;第七個「怨憎會苦」,冤家路窄總是碰面,這個人你討厭他,偏偏還天天見到他,於是心裡很難受。養神的目標就是為了脫離這些苦,就是為了離苦得樂。怎麼才能離苦得樂?除了開悟佛法的智慧外,技術層面就是明白中醫所謂的「七情所傷」。

什麼是「七情」?我們都說「七情六欲」,可是要說出具體內容,恐怕比較困難。這也難怪,因為本來就有各種說法。七情就是人的七種感情、七種情緒。七情的說法,各家差別不大:

佛家:喜、怒、憂、懼、愛、憎、欲。
儒家:喜、怒、哀、懼、愛、惡、欲。

佛教是從古印度傳來,所以它的名詞術語都是翻譯,翻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七情中的「憂」的另一種譯法就是「哀」,「憎」的另一種譯法就是「惡」。所以兩家說法一樣。《黃帝內經》的說法有一點區別,七情指「喜、怒、憂、思、悲、恐、驚」,中醫學沒有把「欲」列入七情之中。什麼是「六欲」?六欲就是人的六種欲望、六種需求。

人要生存,懼怕死亡,要活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於是嘴要吃,舌要嘗,眼要觀,耳要聽,鼻要聞,這些欲望與生俱來,不用教就會。人究竟有多少種欲望?戰國時期雜家的代表作《呂氏春秋.貴生》一篇中首先提出「六欲」的概念,人的全生狀態,就是「六欲」都得到合理的滿足,但沒有說明是哪六種欲望。東漢高誘作了解釋,六欲就是生、死、耳、目、口、鼻。後來有人把它概括為「見欲(視覺)、聽欲(聽覺)、香欲(嗅覺)、味欲(味覺)、觸欲(觸覺)、意欲」。這跟佛家的說法有很大的區別,佛家說的六欲是色欲、形貌欲、威儀姿態欲、言語音聲欲、細滑欲、人想欲。

現代人常說「情欲」這個詞。其實在現代漢語裡,情與欲還不完全是指同一種概念。情主要是指人的情感表現,屬於人的心理活動範疇;而欲主要是指人的生存和享受的需要,屬於生理活動的範疇。情太切傷心,欲太烈傷身,說明情與欲一個屬於「心」一個屬於「身」。當然情與欲是不能分開的,是互動的,還可以互相轉化。七情六欲是人類基本的心理情緒和生理要求,也是人類生活的最基本色調。

但七情六欲卻容易出問題。怎麼來對待這些問題?《黃帝內經》回答得很好,七種情志激動過度,就可能導致陰陽失調、氣血不和,從而引發各種疾病。所以七種情志一定要調理掌握適當。如果掌握不當,例如大喜大悲、過分驚恐等,就會使陰陽失調、氣血不調,首先是出現精神上的不調,然後就會影響到身體,形成各種疾病。《黃帝內經》將七情六欲做了一個分類,將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歸結為五,那就是怒、喜、思、憂、恐,這叫五志。五志分別對應的是五行,也就分別影響到人的五臟,那就是肝、心、脾、肺、

 

(本文作者/張其成)
(摘自/養生,先養精氣神/時報文化出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