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時正確的姿勢為何?-轉載自自然生活網 (http://www.i-nature.com.tw)

 

圖文整理/i-Nature編輯部

 

網路上流傳著一幅很有趣的畫,主題是人類的進化。圖畫前半段展示猿人慢慢進化,直立起來成為人類的過程;後半段則顯示人類因為科技演進,尤其是電腦的使用,慢慢又從直立的人類,演變成為屈身的猿人形態。這幅畫令人莞爾,卻也呈現出現代人的真實生活風貌。

人體頸椎的角度呈現向後微彎的弧度,但當我們做很多動作時,包括開車、打電腦,脖子的姿勢都是往前傾的。在這樣的情況下,肩頸的肌肉呈現收縮、緊繃的狀態。時間一久,從脖子到肩膀部位都會容易痠痛。

汽車的座椅,不論前座、後座的椅背都設有護頸頭枕,是為了要提供脖子支撐與保護。有時候,有些駕駛朋友會將座位椅背的護頸頭枕拆掉,這是非常危險的事。一旦碰到狀況,緊急煞車時,第一、二頸椎很容易發生「甩尾症候群」。

由於第一頸椎是環狀構造、第二頸椎是齒狀構造,一瞬間的煞車動作,頭會猛烈的甩動,很容易形成第二頸椎的斷裂,造成呼吸終止,甚至死亡。我們在很多動作電影當中,看到英雄用手臂環扣著敵人的脖子,用力一扭,嘎然一聲,敵人應聲倒地。如此造成敵人死亡的,就是第一、二頸椎的移位。

▲OK!上身微微後傾,背、頸、頭、均接觸到坐椅與頭枕。 ▲NG!身體前傾,背部整個懸空。(圖片提供/春光出版)

除了瞬間的猛烈撞擊之外,長時間維持同一固定姿勢,也會對頸椎形成傷害。不論是打電腦或開車,坐在電腦或方向盤前太久,長期固定一個姿勢,肌肉會處於僵硬狀態,肌肉群無法輪替作用,也無法得到該有的適度放鬆。久了之後,不管是乳酸堆積、或是肌肉痙攣的狀況,都會刺激到脊椎周邊的神經,造成頸痛或頭痛的情況。

因此,建議大家儘量不要持續開長途車,非要不可時,最多一個小時就要下來動動脖子、伸展筋骨一番。以從台北開到高雄為例,高速公路上的休息站,差不多是一小時車程就設置一站的設計;只要行經休息站,就下去上個廁所,讓膀胱休息一下,也讓腰、頸身體各部位都能獲得休息。休息時間不需要很長,五到十分鐘稍微舒展一下,就會很有幫助。

首先,讓脖子輕輕往後壓20度左右,維持這個姿勢十秒鐘。接著再往右傾維持十秒鐘、左傾維持十秒鐘。這時上肢可以隨著伸展,讓頸背肌肉群放鬆。整個過程不用很長,稍微活動一下即可。我不建議大家用整個脖子旋轉的方式活動筋骨,尤其是有點年紀的朋友更不適合,很容易頭暈或反而扭傷。

• 復健科醫師小叮嚀/
有些開車族想讓手臂和腳都可以伸直,會把駕駛座椅背往後移。但其實,坐太後面,腳要用力伸直才能踩到油門和煞車。結果,為了想省力,屁股反而往前坐,如此一往前,背部就會懸空。久而久之,頸部、腰部都會疼痛。

所以最好的駕駛坐姿是不要離方向盤、油門和煞車太遠,如果座椅腰部沒有設計凸起處,也最好自行放個腰墊,讓腰部有所依靠。

 

(本文作者/羅文政)
(摘自/姿勢對了,90%的疼痛自然好/春光出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MBA的小眼睛 的頭像
    EMBA的小眼睛

    EMBA的小眼睛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