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 Rodriguez (1).jpg Alex Rodriguez (3).jpg Alex Rodriguez (4).jpg  

經典賽之三:異鄉人A-Rod

說也奇怪,某種遠離出生地的流放人生,特別能造就詭譎的創作者,波蘭作家康拉德、印度魯西迪以及日本年輕小說家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都選擇了「英國」作為人生最終的家鄉,而非Berdyczów、孟買與長崎。是多金的「英語市場」方足以供養他們創作的成果;還是唯獨「英語莊園」才能提供其靜謐與尊嚴的寫作空間?或者,更根本地──是這種離家的「甜蜜苦痛」(bitter sweetness),就是他們作品能新鮮問世的源泉──沒有第二個祖國,就產生不了那種異鄉人的特殊視角與靈氣?

這樣的問題,似乎同樣可以來問問二○○六年世界職棒經典賽開打前的紐約洋基隊三壘手、人稱「A-Rod」的艾歷克斯•羅德里奎茲(Alex Rodriguez)──你到底是要代表祖籍國多明尼加參賽,還是要戴上目前公民身分的星條旗徽章,成為美國隊的一員?

A-Rod是當今全球身價最高的職棒選手,二○○五年年薪25,705,118美元,平均一場球就有十五萬八千六百元美金落袋。在資本主義社會裡,拿這樣高的薪水,就好像魯西迪、石黑一雄一樣,你沒有特殊的獨門絕活,是不得立足在那稀有的草皮之上的,但對A-Rod來說,這絕活卻不僅是要超越當代,還得亙貫古今,而且──最好還不僅一到兩項而已,而且──最好比任何人都更快地完成。

去年六月八日洋基戰釀酒人,他以二十九歲又三一六天的年紀,成為大聯盟史上最年輕的「四百轟」打者;一九九七剛完成當代球員最年輕的「完全打擊」,隔年即締造史上唯三的「40全壘打/40盜壘」紀錄(另兩人是「類固醇疑雲」主角Jose Conseco與巴瑞•邦茲)。對99%打擊者而言,「單季四十支全壘打、.300打擊率與一百分打點」是一生嘔心瀝血的終極目標,但對A-Rod來說,這可是如「吃自助餐」般的自在平常,更稀奇的是:他是在球場上最險惡的守備位置上,連破諸般打擊紀錄。照理,不論是游擊或三壘手,球隊往往不要求球手的攻擊力,因為防守時動輒得面對一百英里時速飛來的強襲球,此時這年輕人心中創傷早已處處,輪到攻擊時能打出小便滾地球或觸擊,有惻隱之心的觀眾便已感值回票價。但這可不是A-Rod style,在分別揮出57、47轟的二○○二、三年,他也兩度拿下美聯金手套獎,他更是史上唯一在兩個守備位置上(遊騎兵時代的游擊手以及洋基三壘手)都奪下聯盟全壘打王的打者,徹底改寫「左方內野手」的貧打歷史定律。

對發明棒球的新英格蘭移民而言,棒球天生是「速度」與「力量」的反向辯證題,你有力量就快不了,要快,就肯定長不出強大如鷹的雙臂與胸膛(當年可沒「類固醇」這奇妙發明),A-Rod的天縱奇才,必得依賴他雙親的多明尼加血緣,以及somehow──他多舛的浪跡美國移民身世。一九七五年七月二十七,A-Rod誕生在美國紐約的一戶鞋舖裡,老爹Victor與老媽Lourdes可沒有長居的打算,事實上,在他四歲全家攢夠了錢時就衣錦還鄉去了,但也如同小說裡常見的主題:故鄉通常並沒能為返鄉人帶來好運,老爹的雜貨店生意破產,八歲的A-Rod跟著爹娘與兄妹再度橫越加勒比海在邁阿密落腳,而老爹在某一天出門,自此永不回頭,Lourdes兼職兩個女侍者的工作,一心期待長手長腳而從小便戴著一副銳利鷹眼的A-Rod,能在美式足球、籃球或棒球場上揚眉吐氣。

那雙鷹眼,一度讓他成為高中美式足球明星四分衛,但這抑鬱的、能攫獲快速飛行事物的雙眼與柔軟但強猛的雙臂膂力,畢竟還是到大聯盟來最具邊際效益,畢竟現代運動和現代文學一樣:資本、市場、燈光舞台與能蒐獵「黑暗之心」的奇特視角,都是不說話的關鍵主角,所以,別責怪A-Rod不代表多明尼加,也別責怪他跟著支票起舞,再厲害的全壘打王,都無法把球打越社會史的圍牆──運動或小說如果少了這內在的悲劇性,你還期望看到啥呢?

本文出處 http://blog.chinatimes.com/wh_chan/archive/2006/03/21/47695.html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老爹 A-Rod 全壘打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MBA的小眼睛 的頭像
    EMBA的小眼睛

    EMBA的小眼睛

    小眼睛的運動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