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景平/總裁學苑專欄作家

 很多人對大規模網路公開教學(MOOC)能持續多久,感到懷疑?這種只靠創投資金支撐的模式,真的有前景嗎?他們也指出MOOC發展過程中,顯而易見的四大障礙,那就是收入來源,證書的真偽與效力,課程完成率和學生身份驗證。

 其實,我從這半年參與MOOC學習的活動,以及在網上看到的新聞,也發現MOOC創業者所作出的突破和努力,他們打破固有的僵化思維,逐步化解這些障礙。

 先從課程完成率來看,它跟課程的難易程度相關,若是不需使用軟體程式或提交複雜報告的,課程完成率就比較高,例如我上的「網際網路歷史、技術與安全(Internet history、technology and security)」,老師Charles Severace說,註冊這門課的人數有45572人,考試成績通過標準而拿到證書的有4595人。

 換言之,拿到證書的比率雖然是10%,但只教一次就約有四千六百人拿到證書,相比之下,Severace教授今年秋季班的面對面課程,學生只有152人。他所任教的密西根大學,每年的大學畢業生也只有六千六百人左右。

 換算一下,Severace教授講一次Coursera的課,就至少抵他教三十次的教室課程,也差不多是四分之三的密西根大學每年畢業生數量,相較之下,就清楚的顯現出雖然課程完成率只有百分之十,但完成培訓的人數,卻遠遠超過面授。

 另外一個更激勵的例子,來自Google公司,它推出「Power searching with Google(高效Google搜尋技巧)」課程,也是MOOC方式的教學,對象是全球各地有興趣要改善搜尋技巧的網友,已經舉辦兩梯次。

 依據Google公司統計,第一梯次報名人數有155000人,證書通過率有19%,第二梯次的的通過率大幅上升,達到36%,這對從事MOOC實驗的人而言,真是一大喜訊,這表示有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並願意採納這種線上學習方式。

 Google公司的實驗,讓我們知道世人已快速接受MOOC,才能達到超過三分之一的人獲得證書,Severace教授的課程,更讓我們明白課程通過率與通過的人數並不是正比關係!

 至於MOOC的收入來源,可分為數種類型,那就是學生、企業、公益團體或其他學校。由MIT與哈佛共創的edX,已經聲明會收取證書費,每個學生若要申請課程完成證書,必須要交一百美金。

 假如這個課程是個稀有、高端又難取得證書的課程,那花一百美金,來證明自己的價值,並增加求職與加薪的機會,也就非常值得了!

 Udacity的創辦人沙巴斯欽特輪教授則指出,會向企業收取仲介人才的費用。因為Udacity的目標是以培養軟體設計人才為主,它可藉著培訓過程的學生資料分析,而找出傑出人才,並推薦給企業,形成一個對學生、對求才廠商、對Udacity的三贏局面,這對全球落後地區的學子們而言,更是一個快速的、全新的、免費的自立更生的管道。

 目前,台灣的軟體工程師培訓班,四個月的時間,大約要花上十萬台幣(約兩萬兩千人民幣),對於經濟困窘的學生,是一大負擔,而今,人才不怕錢來磨,只要有耐心,有毅力,有計畫的跟著Udacity的課程來學習,說不定就會成為國際大企業爭取的人才呢!
(本文原刊於總裁學苑)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MBA的小眼睛 的頭像
    EMBA的小眼睛

    EMBA的小眼睛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