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斯.巴金漢(Marcus Buckingham)/馬克斯.巴金漢公司(The Marcus Buckingham)創辦人

 世俗觀點認為,我們要強迫自己離開舒適區,但如果你觀察成功人士的案例,就會發現他們的做法不一樣,會強迫自己留在「能力帶」裡發揮。當然,他們這麼成功,絕不會輕易感到自滿,重點是他們知道唯有善用天生優勢,終生反覆磨練、運用,才能充分提高生產力和創造力,也會變得更寬容、更能與他人合作。 

 他們是怎麼辦到的?答案就是:善用人生經驗,來增加自己對於天賦能力的了解。上一節我說過,我最明顯的兩個角色是「創造家」和「啦啦隊長」。由於共有七十二種排列組合,來決定測試結果的最明顯兩種角色,所以你的結果可能會跟我一樣,也是「創造家」和「啦啦隊長」。如果是的話,那我們就有很多共通點,比方說,我們都很熱情,對新想法總是樂觀看待,希望帶來能量等。此外,我們都需要深入了解特定專業主題,為自己的構想擬訂一套故事,針對不同「觀眾」來設計故事,才能發揮最好的一面。最後,是的,我們都得小心,不要未經仔細思考,就全力推動某個想法。儘管如此,當我們最亮眼的時刻,都有說服、鼓舞親朋好友和同事的強大力量。 

 但除了這些共同點外,我們的想法、呈現方式、說書能力,以及最終目的等,絕對都不一樣。各位可以先就自己最明顯的兩個角色為起點,研究這些天賦能力在現實生活中的樣貌,加以磨練。為了幫助各位善用天賦能力,我有個「好惡」練習,可供各位參考。你可以拿出筆記本,從中劃一條直線,在一邊頂端寫下「討厭的事」,另一邊寫下「喜歡的事」,接下來一週都帶在身邊。 

 每次你只要發現自己很期待某項活動,或因熱中某項活動而忘了時間,或在做完某事之後覺得很有活力,就在「喜歡的事」那欄,寫下你剛才做的事。反之,如果你發現自己正在拖延做某件事、做的時候很難專心,或是做完之後覺得疲倦、空虛,也請記在「討厭的事」那一欄(這裡有個重點,不管喜歡或討厭,都只寫下你做的事,而不是別人對你做的事。)從日常生活中,隨便挑一週來記錄自己的反應,並不會花你太多時間,卻能幫助你注意自己都從事些什麼活動,以及有什麼樣的感覺等。簡單來說,這就是利用生活經驗,來加強你了解自身天賦能力的最簡單方式。 

 以我為例,我利用「創造家」和「啦啦隊長」的天賦能力,來研究個人特質、設計出「職場天賦能力測驗」、寫書、演講,並成立了間顧問公司,訓練經理人協助屬下發揮所長。我姊姊碧琶的兩種主要角色,剛好也是「創造家」和「啦啦隊長」。她曾以此來呈現芭蕾舞的抒情面,但在舞者生涯結束後,她退休轉任幼稚園老師,卻很不喜歡,後來又利用自己的天賦能力,重新將職業生涯導回舞台上,繼續指導想學習像她一樣優雅跳舞的成人學生。在取得藝術碩士後,她現任教於倫敦現代舞蹈學院(London School of Contemporary Dance)。 

 邁克因為不清楚自己的天賦能力,而迷失方向,在十五年後,現在他重回學校,學習運用他「老師」和「正義使者」的天賦能力,設計線上軟體教學課程。至於莉莉亞,她會有哪些天賦能力?誰知道?身為她的父親,我只希望她能夠掌握自己的天賦,加以尊重和了解,懂得表達和修煉,然後以自己的方式發揮,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生涯,成為某方面的天才。 

 那你呢?只有你自己可以決定。(本文摘選自《在每個位子上發光:巧用你的工作天賦》,天下雜誌,2012年6月7日出版)


arrow
arrow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