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萬榮鄉民代表陳林宗義,傳授太魯閣族傳統手工弓箭製作20多年,桃李滿天下;他樂於把傳統技藝與文化保留下來,但也感嘆「手工太累了」,有超過一半的學生放棄傳承。
現年66歲的陳林宗義,20多年前擔任萬榮鄉民代表會主席時,有感於太魯閣族人傳統弓箭製作的技藝將失傳,於是遍訪耆老,拜師學藝,花了數年時間,找回這項傳統。
「製作的弓箭不符傳統,一再被師傅丟進柴火中燒」。陳林宗義回憶起早年「屢敗屢試」的經驗,對於恩師充滿感恩。
他說,弓身要以百里香、桃木等韌性強的樹木為材,箭則取材自箭竹;兩者的砍伐都要經林務局等相關單位同意,否則會惹官司。
弓身的製成要約1個月,樹幹要先造弓模並陰乾,陳林宗義說,「一點也不能躁進、馬虎」,否則做不出好弓。
做箭的箭竹來自合歡山,陳林宗義會和族人開車走中橫上山取材。他表示,要找到有足夠數量的箭竹林才可以,常得花數小時在山區尋覓才找得到。
他1個月完成10多把弓,精細的手工令人讚賞,成為帶出國交流、比賽的精品,還開工作坊傳授技藝,另在花東地區的學校推廣。他的學生包括阿美族人、布農族人及漢人,教過的學生逾5百人,多到數不清。
他指出,阿美族學生會加圖騰,讓傳統弓箭更漂亮,他則保持傳統「原味」,但有大半學生因無法適應手工的耗時費心,都放棄了。
陳林宗義既是太魯閣族的弓箭達人,也是傳人,他說,「絕不能讓這項使族人能立命於山林的技術失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