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太魯閣族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花蓮縣萬榮鄉民代表陳林宗義,傳授太魯閣族傳統手工弓箭製作20多年,桃李滿天下;他樂於把傳統技藝與文化保留下來,但也感嘆「手工太累了」,有超過一半的學生放棄傳承。
現年66歲的陳林宗義,20多年前擔任萬榮鄉民代表會主席時,有感於太魯閣族人傳統弓箭製作的技藝將失傳,於是遍訪耆老,拜師學藝,花了數年時間,找回這項傳統。
「製作的弓箭不符傳統,一再被師傅丟進柴火中燒」。陳林宗義回憶起早年「屢敗屢試」的經驗,對於恩師充滿感恩。
他說,弓身要以百里香、桃木等韌性強的樹木為材,箭則取材自箭竹;兩者的砍伐都要經林務局等相關單位同意,否則會惹官司。
弓身的製成要約1個月,樹幹要先造弓模並陰乾,陳林宗義說,「一點也不能躁進、馬虎」,否則做不出好弓。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花蓮市最具特色的伴手禮「原住民公仔」,原本有六款女版娃娃,今年原住民服裝設計師張碧玲結合部落婦女,為公所設計出新款「勇士公仔」,純手工精細縫製阿美族、太魯閣族及撒奇萊雅族三款擬真娃娃的服飾,充分展現原民深厚的文創實力。
花蓮市公所在民國一○二年推出六款女版原住民公仔,深受喜愛,更成為城市外交最佳伴手禮。市公所今年與服裝設計師張碧玲合作,開發阿美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等三款「勇士版」公仔,加入三款「男丁」,豐富整體原住民系列公仔的完整性。
張碧玲說,勇士公仔全由十多名部落婦女合力完成,服裝配件相當講究,一針一線都是團隊細心縫製,展現原住民服裝美學及文化精神。
市長田智宣說,六款娃娃從第一代木製、第二代布製到第三代塑膠製,逐步提升精緻度,更邀請張碧玲老師及部落婦女開發出第四代,搭配特製原民服飾配件,厚植部落產業,更能發展原民文創商品,轉變為花蓮市重要的產業特色。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魯閣族是個很感恩的族群,時時感天、敬地、敬祖靈。子孫都要有規矩,否則不能過彩虹橋。」花蓮縣吉安鄉昨天舉辦太魯閣族歲時祭儀感恩祭,將傳統生活融入趣味競賽,重現勇士搗米、婦女織布等生活情境,讓男女老幼把文化傳承延續下去。
吉安鄉公所為發揚及維繫太魯閣族傳統文化,在原住民部落廣場舉辦感恩祭,藉由製作竹筒飯、撥玉米、搗糯米、製作陷阱、鋸木頭等活動,融入傳統生活與文化,讓族人隨時都能感受到傳統太魯閣族的生活模式,也讓太魯閣族的傳統文化時時傳承。
吉安鄉的太魯閣族分干城、南華、福興、慶豐等4個部落,約3千人,今年鄉公所將散居於鄉內的族人組成吉安聯隊,因此共有5個太魯閣聚落團隊、5百餘名男女老幼參加感恩祭。
牧師帶領族人舉行傳統祈福儀式,祈求祖靈賜福與勇氣,並將祭品血液塗在矛上,代表勇士狩獵滿載而歸。
太魯閣族長老邱木生說,因為感受到文化斷層的危機,今年感恩祭讓幼兒到7、80歲的部落耆老不分年齡都一起參加,讓年輕族人跟著學習、傳承,像製作竹筒飯,就是延續祖先的主食,而搗米就是把以前的生活方式融入趣味競賽,也讓年輕人和孩童知道祖先的生活方式,要懂得知足感恩。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花蓮縣銅門部落居民去年6月封路禁止遊客進入慕谷慕魚時,「鳴獵槍」昭告祖靈捍衛土地主權,事後被依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理條例移送,部落居民昨天前往花蓮縣吉安警分局,舉牌抗議警方不尊重部落儀式;警方表示,一切依法偵辦。
花蓮縣銅門部落質疑警方扭曲原住民文化,數十名居民前往吉安警分局集結抗議,銅門部落會議主席馬紹說,他們真的沒有辦法,只能鳴槍、燒狼煙請祖靈來幫忙,「這是太魯閣族的習俗」。
馬紹說,當時6把獵槍是合法的,未裝實彈,只有火藥,對空鳴槍,並未涉及恐嚇,為何9個人全被依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理條例移送?
部落族人米米阿米斯說,花蓮縣政府推動觀光,原住民部落只能淪為犧牲者,慕谷慕魚生態遭觀光業者霸凌、破壞,族人忍無可忍才會鳴獵槍昭告祖靈,捍衛土地。部落發言人拉高迪迪表示,鳴槍是昭告祖靈,警方不尊重當地原住民的文化習俗。
吉安警分局偵查隊長王世光表示,被法辦的9人中,只有1人因為出借獵槍才觸犯槍砲彈藥刀械管理條例,其餘8人都是因為當時封路阻擋,有民眾感受人身安全受到威脅而報案,警方絕對沒有汙衊原住民文化,一切依法偵辦。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