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自殺者7成患有心理疾病 患者知曉率不足一半

如果出現這“三低”可能已患心理疾病

75歲的老太經常擔心自己會生病,日子太難沒法過,家人認為她是“老糊塗”。心理醫生診斷她患有中度抑鬱症。

故事

老太被兒女稱為“老糊塗”

昨天,鄭州市衛生局在五一公園舉辦“世界精神衛生日”宣傳活動。

75歲的路老太對義診醫生説:“我擔心會生病,生病了咋辦呢?日子過得咋這麼難呢?”説罷不禁老淚縱橫。

醫生詢問得知,路老太丈夫早年去世,她艱難把兒女帶大。兒子結婚後,家庭不幸福,今年,兒媳又患上了癌症。

從此,她陷入了恐慌中,擔心9歲的孫女以後沒人管,又擔心自己病了該咋辦,日子沒法過。她説:“在外轉圈心情就好,一回到家,滿腦子都是這些‘愁’,睡不著覺,兒女都説我‘老糊塗’了。”

醫生診斷她患上了中度抑鬱症,並告訴她:“你不是老糊塗了,別擔心,治療後你會好的。”

數據

患者知曉率不足一半

據鄭州市第八人民醫院院長霍順利介紹,多數人對於精神健康問題認知存在誤區。

他説,據不完全統計,國內民眾對於心理、精神疾病的知曉率不足半數。也就是説,至少有半數以上的心理疾病、精神疾病患者,不知道自己的健康已經出了問題,導致病情加重。

他惋惜地説:“自殺患者有70%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如果這些患者能早發現,早治療,生命不至於逝去。”

造成民眾知曉率低的原因主要是對心理健康、精神健康的知識匱乏。“很多人認為心理、精神健康出問題,就是患了‘神經病’,經常會有一些家屬帶著病人來治療,像是做了見不得人的事兒。”霍順利説。

他説,心理障礙、心理疾病、精神疾病不是同一個概念,它們所代表的病情程度逐步遞增。

幾乎所有人,在不同時期都會存在心理障礙,有些人的心理障礙長期不解決,會發展為心理疾病,即抑鬱症。進而發展為精神疾病,最嚴重的時候是精神分裂,很難治療。

“心理疾病、精神疾病都可以治療,越早治療越好。”霍順利説,希望大家走出誤區,更不能將老年人患有精神健康問題歸為“老糊塗”了。

提醒

出現“三低”可能已經患心理疾病

情緒低落,對任何事情沒有興趣;

思維活動低下,記憶力下降,智商變低,甚至沒有辦法應對原來的日常事務;

行為意志力低下,只願待在家裏,幹什麼都沒能力幹好,有時連洗漱、吃飯都沒有力量完成。同時還伴有身體不舒服的情況,比如消化功能不好,四肢像灌鉛一樣,經常懷疑身體有病。(河南商報 記者逯彥萃 實習生楊曉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MBA的小眼睛 的頭像
    EMBA的小眼睛

    EMBA的小眼睛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