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運動×創新

 

「北體真漂亮」,來到北體的朋友,從鴻坦樓望向大葉高島屋的方向,都會驚嘆的說出口。台北市立體育學院,從台北市田徑場改建後搬遷至天母校區,也有五、六年了吧?其中經過風雨不斷(大家GOOGLE一下新聞就可以了解了),現今也有雨過天晴的狀態,但其實很多看不見的小事情正悄悄地在發酵。「很抱歉,你看見的是天母運動公園」,我總是如此的回答,但聽聞的朋友們總是一臉驚訝的看著我,好像我在一群文青的咖啡廳中放了聲響屁一樣。雖然北體培養出很多優秀的運動員,例如今年奧運的田徑代表運動員中,也有一位北體選手,但北體與參加過兩屆奧運的吳文騫學長的母校國立體育大學一樣,學校中沒有專業田徑場,卻硬是在匱乏中培養出了奧運田徑運動員。

 

(高子鈞攝影)

 

「為什麼日本選手可以,台灣選手不可以?」

 

我通常都會視而不見這種問題,因為我不知從何處去回答,也不知如何簡短的回答,如果要回答如此牽一髮動全身至無邊無際的問題,我選擇多摧兩下油門,趕至演講者來到北體之前,先把我在課堂中要吃的午餐那隻雞腿給先買好,而這時才真正領悟到,原來肯亞,可能不是一個天堂。

 

 

這次來北體的演講者的主題為:運動×創新=新式訓練器材設計運動產業。

 

運動產業在台灣一直是各產業發展的方向,但卻也產生他產業不斷吞食體育運動這塊大餅,聽說今年的商業類雜誌評估路跑市場有〝兩億多〞,看的我〝兩腋都〞濕了,而從學術論文中也不難察覺,紡織、機械工程、生物科技、醫藥品、化學工程等等,都有大量的研究入侵體育運動市場,體育人常常只能呈現被動之角色,從中獲得極少利益,而從事運動器材研究正好是一種化被動為主動的反擊,體育人的經驗與知識不在只是供廠商利用,而是我們可保持此智慧的主導權利,讓廠商與相關產業成為幫助發展體育運動之角色,然而,因為台灣市場有過於狹窄的趨向,成為代工超強,但卻缺乏品牌的成立,當我們洋洋得意世界級選手使用我國產品時,國人卻買不到或是用更昂貴的價錢從國外訂購才能獲得產品的窘境。

 

 

我將重點抄寫在筆記本上,又一面進入自己的世界苦惱著,運動器材與運動營養同樣是種輔助的角色,使得競技運動中的主角-運動員,或休閒運動中的〝人〞,在訓練與競賽及休閒中呈現更好的狀態,但如果運動器材成為協助運動員在競賽中突破紀錄的主角時,是不是可能有扮演〝禁藥〞角色之嫌疑呢?如果運動器材在休閒運動中不斷被重視至超越了〝人〞,是不是可能失去休閒的樂趣呢?古人說的好:「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運動器材需要不斷的研發與創新,但在客主間的分寸、道德之間的分別,也不可毫無深思熟慮所謂競技中公平之意義與人文的價值與意涵。

 

(高子鈞攝影)

  

我收起筆記本,走向天母運動公園的田徑場,「第一道借一下,謝謝。」是在這兩個小時訓練下的口頭禪。台北市政府因著〝人〞,將田徑場規畫回了天母運動公園裡,沒有管理員的情況之下,民眾帶著小孩、寵物、腳踏車從公園走進了田徑場,而運動員們卻漸漸的走出了田徑場……,「為什麼日本可以,台灣不可以?」朋友們的疑問在我因著間歇訓練時缺氧的腦海之中不停迴盪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MBA的小眼睛 的頭像
    EMBA的小眼睛

    EMBA的小眼睛

    動一動 don1d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