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作家朱子】
湖人教練禪師傑克森用「尷尬瞇眼的微笑」謝幕,的確非常另類,這個微笑,代表他執教生涯的深度和他與眾不同的執教經典。
沒有人料到禪師的教練人生,居然會以這種慘敗尷尬的方式收場,禪師教練生涯最後一場比賽,除了尷尬、難堪,還有湖人迷滿臉的錯愕之外,傑克森謝幕時的招牌微笑,讓人不禁對他更多幾分敬意與不捨。
【特約作家朱子】
湖人教練禪師傑克森用「尷尬瞇眼的微笑」謝幕,的確非常另類,這個微笑,代表他執教生涯的深度和他與眾不同的執教經典。
沒有人料到禪師的教練人生,居然會以這種慘敗尷尬的方式收場,禪師教練生涯最後一場比賽,除了尷尬、難堪,還有湖人迷滿臉的錯愕之外,傑克森謝幕時的招牌微笑,讓人不禁對他更多幾分敬意與不捨。
【特約作家朱子】
熱火在連續慘敗給綠衫軍塞爾蒂克後,又輸給二軍當家的芝加哥公牛,一年來,熱火有幾個罩門還是沒有克服。
1、內線進攻太少:本季開始之初,熱火堅持在內線作戰,增加低位、禁區攻勢比重,詹姆斯和韋德減少三分外線跳投。
【特約作家朱子】
看快艇前鋒葛里芬(Blake Griffin)打球的確是一種非凡享受,他詮釋灌籃的暴力美學,史無前例的驚人劈扣,已經成為NBA一塊活招牌,他的表演會讓全世界不看籃球、不懂籃球的人,也能輕易的被NBA賽事給吸引。
上個賽季是葛里芬處女球季,他就像橫世殺出的暴力超人,一頭令人無法阻擋的禁區野獸,在禁區猛力狂扣,展現驚世駭俗的恐怖彈力,帶領快艇成為聯盟最受矚目的球隊之一,全世界球迷都能欣賞到葛里芬所謂暴力美學的經典灌籃,尤其是他的側身劈扣,空中續航力和驚人力道,無人能擋。。
【特約作家朱子】
七月瓊斯杯、八月世錦賽、十月亞大籃賽,三個比賽凸顯一個共同的特色是「強力防守」。
這並不新鮮,卻讓人印象深刻。這股強力防守趨勢,接下來勢必成為國際籃球潮流,這一點卻也正是台灣籃球的弱點。
先看正在開南大學熱戰的亞大籃賽,黎巴嫩並沒有打得很凶悍,但他們在攻防兩端的強度和硬度,已經讓對手難以招架。不但黎巴嫩大學生球路很硬、防守很硬、對抗性超強,連蒙古、香港也都打出一等一的肢體防守與對抗性,令人刮目。
來自中國天津的大學生,自然也在這股趨勢中,相較之下,地主中華大學明星隊在球路表現和防守硬度上,就略遜於黎巴嫩、蒙古、香港和中國。中華隊球技、天分、戰術搭配並不輸人,但防守力量和對抗強度就明顯不及對手,場上運動力的表現和積極強度也不及對手,這就是「隱憂」。
特約作家朱子
小組預賽被巴西的擋拆、外線嚇出一身冷汗後,8搶4淘汰賽俄羅斯又給美國人上了寶貴一課。
俄羅斯人用快速移位+擋拆,不斷的撕開美國男籃「夢九」釘人防守,深入禁區腹地,再一次次經由強弱邊,球的快速轉移,高吊籃下,讓夢九的防守形同虛設。
俄羅斯並不是用高度和力量去欺凌美國內線和禁區,他們用的是精湛的技巧和默契十足的戰術配合。儘管俄羅斯最終輸球,無緣四強,但俄羅斯強硬的防守與靈活多變的進攻手段,還是讓美國隊的防守現出原形,美國隊不會防守,聯防漏洞百出,防守系統未能完整建立起來的問題,還是會在未來的比賽困擾美國隊。
【特約作家朱子】
NBA勞資這場億萬富翁與百萬富翁的「錢鬥」,搞的兩敗俱傷,球季至少已經被迫取消一個月,球迷沮喪、失望,贊助廠商、合作夥伴無奈,媒體每天只能炒這盤窮極無聊的冷飯。
明眼人都知道,NBA只剩下一張「底牌」,這張底牌是資方要脅迫勞方屈服,牽就籃球籃收入五五分成的條件,取代原本球員佔有57%收入的舊協議,如果勞方還是決定堅不讓步,以死相逼,今年球季恐怕就全部泡湯。
【特約作家朱子】
看完紐約尼克主場93:85輸給邁阿密熱火比賽,周遭許多球迷和朋友罵翻,他們為尼克擔心,他們認為尼克最後決勝期失魂落魄6分鐘無法投進一球,讓他們白白浪費時間。
儘管「甜瓜」安東尼飆進42分,表現更勝熱火三巨頭,但他超人般的表演還是無法挽救尼克。
【特約作家朱子】
熱火「新三巨頭」處女秀撇了,他們輸給了「老三巨頭+超級怪頭」塞爾蒂克,那個名叫朗多卻不會投籃的塞爾蒂克後衛,用他特有的節奏,把熱火玩得死死的,節奏控制得好好的。
塞爾蒂克的防守有多強韌,三巨頭有多了解比賽,朗多式的比賽有多神奇,塞爾蒂克的團隊是多麼嚴謹,全世界都在今年NBA開幕戰看到究竟。在塞爾蒂克強大的防守系統下,原本應該激情如火,華麗奔放,氣勢凌人的熱火,反而被澆熄。
【特約作家朱子】
季前熱身賽已失去參考價值,打快艇的「垃圾時間」3分鐘一次抄截,也沒有任何意義。林書豪台北時間 11月1日對洛杉磯湖人的第三節,打出他可以成為一名NBA球員的球技與潛能。
林書豪對湖人第三節這11分鐘,他打出幾個特點:
【特約作家朱子】
2002年前南斯拉夫贏得世錦賽男籃冠軍,那段籃球傳奇早已成為歷史。
南斯拉夫在2006年前已經分裂,做為前南斯拉夫的核心之一,塞爾維亞籃球一直延續南斯拉夫的傳統,成為世界籃球重要圖騰。塞爾維亞籃球高大、精準、快速,打法非常強悍,他們不但擁有絕佳的戰術素養和團隊,他們精準的投籃更是世界籃球最重要的代表。
【特約作家朱子】
2010土耳其世錦賽美國男籃「夢九」首戰砍了克羅埃西亞28分,次役再勝斯洛維尼亞22分,陣中一半球員仍是大學生年紀的美國隊,自信提升了,防守意識強化了,對國際籃球的了解也在迅速累積經驗。
預賽二連勝,美國隊沒有遭到太過嚴厲的防守挑戰和危機,原本各界對夢九青年軍團打國際賽的疑慮,NBA二線球星挑戰世界籃球的不適與擔憂,也暫時平息。
【特約作家朱子】
2011武漢亞洲男籃錦標賽9月15日開打,剩下不到一個月時間,中華男籃「危機四伏」,面臨自我崩裂、瓦解噩夢。
已經有幾個主力不太想打,連移訓都不太想去,個人因素居多,打的不開心也有,上場不如自己期許也有,沒球可打的也不少。用人問題、角色定位、調兵遣將這些問題當然不能全歸咎於教練,球員也要負一點責任,做為球員的天職與責任就是服從、紀律、團隊為重,儘管這是永遠的教條,但還是永遠的最高精神指標。
大戰在即,許多球員卻表明「我不想打了」,對中華男籃總教練周俊三來說,情何以堪!
中華男籃選訓委員們可以幫他解決問題嗎?當然不行,委員們把周俊三送上火線,剩下的就只能冷眼旁觀,堅定自持,堅持正統與規定,不管是出錢出力出權出面協商,他們是一點點都幫不上忙。
【特約作家朱子】
跟作風坦蕩蕩,說到做到,喜歡直言不諱的巴克利(Charles Barkley)比起來,歐尼爾(Shaq O'Neal)出書扒糞,大揭球員瘡疤和休息室內幕,賺飽出書版權費和銷售數字,確實很癟腳。
歐尼爾先揭布萊恩(Kobe Bryant)什麼都要爭第一的唯我性格,再掀詹姆斯(LeBron James)唯我獨尊的帝王霸氣,給聯盟兩大領銜球星,當頭棒喝。
【特約作家朱子】
大多數人似乎不喜歡熱火,因為人們總覺得他們太張狂(即使今年稍稍收斂),也不喜歡馬刺,因為他們打得太像教科書、太無趣(今年除外)。但這兩支球隊,卻很得我緣。
我喜歡馬刺的風格,崇拜波波維奇的傲慢,馬刺是團隊籃球、傳統籃球與未來籃球的代表,他們始終保持團隊作戰,分享籃球,執行細膩完美的戰術,但他們也不缺防守,也不拙於進攻,這是馬刺了不起的地方。
【特約作家朱子】
年紀更老、應該更慢的馬刺,本季有復活跡象。不管你信不信!
馬刺開季5勝1負,最近一波4連勝,表現四平八穩,除了防守還不到位,平均失分達103分,菜鳥巴西6呎11吋長人史普利特還在學習NBA節奏與馬刺系統,左看右看,馬刺復活跡象表現在幾個方面:
【特約作家朱子】
火箭臨時決定姚明停賽,跳過難啃的鐵板馬刺,選擇軟柿子灰狼吃,不打馬刺,選打灰狼,這個主意是對是錯,連火箭教練艾德曼自己都不知道是對還是錯。
火箭最終輸給馬刺,比賽中又傷了布魯克斯、馬丁兩名先發主力,背靠背連續出賽緊接著又要連打灰狼,如果又被灰狼修理,那真的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特約作家朱子】
2010年NBA因為詹姆斯、波許加盟邁阿密熱火,與韋德組成「熱火三巨頭」,讓整個聯盟燒得更熱,收視更夯,票房火熱,不僅全美發燒,全世界關注NBA球賽的氛圍,也提升到另一個檔次。
回顧2010NBA,美國人關心的10大,跟台灣球迷的10大,還是有很大差別,以下10件NBA大事還是讓台灣的NBA球迷回味無窮。
1.詹姆斯「決定」轉隊熱火
在透過ESPN直播自己的「決定」,結果被媒體和球評給罵翻,詹姆斯的決定轉戰熱火讓人意外,他決定的方式,也留下很多爭議。不過,我倒是很能認同詹姆斯的決定與他決定的方式,媒體相互競爭,沒有轉播的、被漏新聞的,當然要狠狠攻擊詹姆斯忽略了他們,如果今天負責轉播或透露獨家消息的是洛杉磯時報,這家報紙肯定不會去質疑詹姆斯做決定的方式。
【特約作家朱子】
喬丹是山貓老闆,今年夏天決定不留26歲後衛費爾頓,讓費爾頓離開夏洛特的人應該就是喬丹老闆。
費爾頓並不是一個明星後衛,也不是什麼大人物,他只是山貓主控,去尼克之前平均12.1分、5.6助攻,只能算是合格的先發主控,真正要提升山貓,只怕他還不是那個等級,也沒有那個能力。
費爾頓去了尼克,成為尼克中興少主之一,費爾頓+史陶德邁爾,已經成為紐約籃球救世主,重新讓紐約麥迪遜花園廣場球館燃起激情,尼克球迷開始對未來感到興奮。
現在費爾頓的數據是18.3分、9.2助攻、3.8籃板,完全是聯盟明星級後衛水平,尼克在他帶領之下,也重新回到東區八強,目前以18勝12負戰績,在東區名列第五。
【特約作家朱子】
2011年夏天就會成為自由球員的金塊明星小前鋒安東尼(Carmelo Anthony),放著3年6500萬美元頂級合約不續約,他在想什麼?
做為明年夏天最大牌的自由球員,安東尼心裡盤算的,跟今年夏天加盟熱火的詹姆斯異曲同工。
看完描述2002年MLB奧克蘭運動家低成本經營,反敗為勝故事的「魔球」,電影情節,橋段栩栩如生,比原著「Money Ball」更精采。電影故事很精采,但也讓人更困惑。
魔球奇蹟,還可能在大聯盟再一次發生嗎?它能印證在NBA、籃球場上嗎?它能成為經營管理一支球隊的合理教材嗎?我很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