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景平/資訊科技專欄作者

 政府推動新產業,最愛強調速度與成果,殊不知有些事情是快不得的,你可以培訓一個大學畢業生,在四到六個月之內,成為入門的程式設計師或網路管理師,若要培養一個藝術專業,例如畫家或書法家,卻需要經年累月的功夫。

 我最近玩多媒體海報,Glogster網站的操作介面做得真好,加上有豐富的圖庫支援,我很快的試玩了所有功能,也能在數十分鐘內做出海報,但是,總比不上別人的海報出色,有亮點。

 突然,我有很深的感慨,光會操作是沒有用的,你還得有創作的點子,你還必須有些藝術素養,電腦操作越來越簡單方便,已經不再需要專家來執行,任何人,只要有心想用,都會成功的,我的專業優勢再也不存在了!

 然而,藝術表達能力的養成,談何容易?過去,我花了多少時間上網,學英文,努力吸取各種新聞和知識,然而,相對之下,我花了多少時間來素描、寫書法或畫畫呢?我缺乏藝術修養,真的是沒有天份嗎?還是投入的時間太少了呢?

 從小學開始,除了美勞課,我沒有機會和時間再畫過畫,加上那時以「畫得像不像」作為評審標準,上課的挫折,讓我對畫作只敢欣賞,不敢創作。

 最近兩三年,我不但學書法,也練習國畫,好像也不是那麼沒有藝術細胞,最近看「呂佛庭教授百歲冥誕書畫紀念展」,我喜歡其中的文字畫,剛好宣傳冊頁中有兩幅,我就照著臨摹,經由臨摹的過程,讓我對畫作中的細節更清楚,對畫家的佈局和運筆更能深切體會。最重要的是,我能靜下心來,樂在其中。

 其實,現在的國中小教育課程大綱中,太偏重知識的傳授,忽視了二十一世紀人才所需的多媒體與藝術素養的培養,如今,單純文字的創作已經吸引不了人,必須搭配圖片、相片或視訊,然而升學考試中,仍是只考作文而已。

 多媒體素養的培育,是難以速成的,坊間一般的多媒體人才養成班,教的只是工具操作而已,所以從數位內容學院所發佈的學生作品看來,出色的不多,這種訓練班教出來的只是工匠,而非為培育大師作準備。

 科技改變教育,若真要靠文化創意開創新經濟,釜底抽薪之計,就是要改動義務教育的教學內容,刪除一些上網就可找得到的知識,將藝術素養培育的課程加多、加深,最好到達總時數的五分之一以上,如此,文化創意產業才能紮根!(本文刊登於總裁學苑。歡迎您在讀者論壇上交流發表)


草嶺古道 山中狂奔挑戰賽 - don1don 動一動 www.don1don.com (8).jpg 草嶺古道 山中狂奔挑戰賽 - don1don 動一動 www.don1don.com (9).jpg  

arrow
arrow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