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的時候在搜索引擎研究領域出現一張Google和百度的點擊熱圖(如下),圖的出處未知,但是從圖中可以看出google和百度用戶行為的顯著區別,也可以看出在這兩個搜索引擎中排名網站的流量分配的大概情況。

 

Google的用戶點擊呈現明顯的黃金三角,搜索用戶流量基本導入首頁排名前三的網站,而百度的用戶點擊則是比較雜亂。這張圖曾經被很多SEO用來強調關鍵詞排名的重要性,尤其是“Google排名勢必前三甲”理論的重要。但是這張圖雖然給出一個SERP點擊熱點概況,卻無法從中知道在Google首頁的10個結果中不同排名之間的真正點擊比例。

而在06年,康乃爾大學的學者們進行過一次eye tracking試驗,通過試驗參與者們使用google的多次搜索查詢比較獲得了一份相對真實可靠的Google搜索結果頁面的用戶行為分析。試驗結果如下圖:

 

從圖中可以看出,Google排名前三位的網站幾乎分流了搜索流量的80%,而第一名更是獲得了超過半數的搜索流量,第二名和第三名所獲得的點擊則遠遠低 于排名第一的網站,前三位點擊比例大概是4:1:0.7。第五名網站獲得的點擊超過第四位(在標準瀏覽器界面中,Google搜索結果頁面第一屏是顯示5 個結果,這一結果與第十名點擊大于第九名一起表明,首屏最后一個結果獲得的注意力是大于倒數第二位的)。排名第七位獲得的點擊是最少的,原因可能在于用戶 在瀏覽過程中下拉頁面到底部,這時候就只顯示最后三位排名網站,第七名便被瀏覽習慣所忽略。調查結果還顯示Google搜索結果頁面第二頁第一位排名的網 站所獲得的點擊只有首頁排名第十網站的40%。

關鍵詞排名一直是被SEO所重視的,而獲得SERP首頁排名更是最大追求。但是從這份研究結果可以看出,即使網站排名進入首頁,所獲得的點擊流量還 是有很大差異的。所以要追求好的搜索流量,前三甲是勢在必得,而第一位排名則更應該是最終目標,畢竟對于一個2萬流量的搜索關鍵詞第一名就劫持走了一萬了。

這份06年的調研對于現在做SEO而言依舊是有參考價值的,雖然現在的Google搜索結果頁面與當時相比有不少變化,譬如增加了sitelinks以 及搜索結果的多樣化,但是對于中文關鍵詞搜索而言,google搜索結果頁面的變動還是比較少的。而這個調研結果只具備參考價值的原因在于這次試驗所做的 關鍵詞搜索數量有限且參與實驗者基本為學生,不能完全代表Google用戶群體,而且eye tracking試驗本身就是很難做到準確度的。當然Google搜索結果頁面的點擊分配和流量分配到底怎樣,Google自己是了解的,只是估計沒有我 們是沒有機會知道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