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圍巾1條7萬元,每個月只能織1條,明年的訂單已滿。」花蓮縣文化局首創以「文創診斷團」輔導、協助民間文藝、農特產業者轉型,昨天下午舉辦成果發表分享,太魯閣族藝術家連美惠手織的原住民圍巾創高價,供不應求。「以前我從設計、製作、銷售一手包辦,現在集中心力投入設計,以多元的色彩展現太魯閣族的文化特色。」太魯閣族藝術家連美惠將手工織布、床席等融入太魯閣族風格,改變設計、行銷等作業流程,雖然製作耗時、費工,卻已成為國際精緻名牌,每月只能織出1條、價值7萬元的圍巾,已被國外預訂至明年底。
參與分享會的業者,還有古嚕索古玉石坊的吳義盛、璞石皂房的梁漢玉、赤柯農場的陳期泓,及主持文創診斷團的李福源副教授。最早接受文創診斷團引導的吳義盛在歷經轉型後,與文化局合辦「玉質台灣」大型展覽,展現出花蓮各種玉石的精緻與價值。
梁漢玉把以前製成大塊的手工皂加入在地特色,融合風景、社團、學校等,製出水漂、台灣玉、棒球皂等特色手工皂,走出全然不同的品牌和通路。
「經過重新包裝,無硫金針成了文創產品。」赤柯農場陳期泓把故事、在地文化融入玉里鎮赤柯山著名的金針花,讓早期的「土產」成了流行的「文創農產品」,不只提高產值,也讓地方特產永續傳承。
縣文化局長陳淑美說,文創診斷團是開創性的工作,主動協助文創工作者、社區產業呈現在地特色與特產,也透過輔導轉型,創造出更多「文創經濟」。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