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認為:“上醫醫治未病之病,中醫醫治欲病之病,下醫醫治已病之病。”“治未病”,即在無病或疾病發生之前選擇一定的時機,應用適當的方法激發經絡之氣,以增強機體的抵抗力,防止疾病的發生、減輕隨後疾病的損害程度並延年益壽。這種觀點與現代預防醫學的三級防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中醫天然、綠色療法正日益受到人們推崇。炎炎夏日,各大醫院冬病夏治門診開展得如火如荼,正是人們“防病于未然”意識的增強。

根據中醫傳統理論,在一年的24個節氣中,不同的時令節氣容易造成人體某個臟器的疾病高發。因此,中醫會在特定的時節,選擇對該時令臟腑功能有影響的腧穴進行相應治療,從而達到不發病或少發病的目的。因此,除了冬病夏至,還有冬病秋防、春病冬養、夏病冬治等方法。冬病秋防“老胃病”的“節氣貼”就是中醫穴位療法與時令醫學的巧妙結合。

習慣所説“老胃病”是指胃脘隱痛,遇冷加重,腹脹,不欲飲食,呃逆,返酸,大便長期不成形或時幹時稀,飲食稍有不慎即小腹墜脹、腹瀉不止等症狀,均屬於人體正氣不足、陽氣虛弱的範疇,歸屬於現代醫學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慢性結腸炎、腸功能紊亂、結腸過敏、功能性腹瀉等範疇。老胃病往往反覆發作,纏綿難愈,發作有明顯的季節性。秋冬季節發作加重,每次發作持續時間長,夏季則發作有所減輕。

目前,人們對“冬病秋防”的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尤其是胃腸病患者,這也是引起冬季高發病率的原因之一。《傷寒論》述:“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冬氣冷冽。”這種春溫、夏熱、秋涼、冬冷的自然氣候特點從天地陰陽之氣的變化來看,就是“春夏陽氣多而陰氣少,秋冬陰氣盛而陽氣衰。”立秋之後,自然界之陽氣開始逐漸衰減,陰氣漸盛,人體久病本易傷陽,秋冬之時,本不旺之陽更加明顯,陰陽明顯失衡。如果不及時調整,就可能向疾病方向發展。此時可依據經氣盛衰的變化特點借用“節氣貼”的方法以調和經氣,平衡陰陽,則可扶助正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