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泥山藥糕 清除落枕困擾-轉載自自然生活網 (http://www.i-nature.com.tw)

 

圖文整理/i-Nature編輯部


人的一生大部分都是在床上度過的,而枕頭堪比親密愛人的夥伴,不僅是甜蜜睡眠的保證,同時也是人體頸部健康的保證。很多人一覺醒來,發現自己的脖子動彈不了,而且腰痠背痛,累得慌,怎麼回事?落枕了。大家可以在腦子裏面過一下後腦到頸部脊椎的畫面。後腦到頸部脊椎是有一個波浪形弧度,而枕頭,剛好卡在這個波浪形弧度的下方,所以一旦枕頭過低,無法托住頸部;過高,過度支撐頸部,都會使頸部的自然曲線遭到破壞,結果自然就是落枕了。

 

■ 枕頭的長、寬、高
古人認為,三寸高的枕頭,最有益於人體的健康,所以有句話叫「神仙枕三寸」。古時候的一寸相當於現在的3.33公分,三寸就相當於10公分,實際上這只是一個大致的高度,測量枕頭高度最好的方法,就是當你躺下時,下顎的高度是否與身體平行,不使下顎抬得太高或太低的高度,就是最佳的枕頭高度。

 

枕頭寬度同樣也會導致落枕,特別是小枕頭,只要一翻身,枕頭便無法支撐到頸部,這樣的枕頭,不僅會導致落枕,還可能影響到睡眠時的安全感。所以睡覺時,最好選擇比肩膀略寬一點的枕頭來枕。

 

要保證睡眠的品質,對枕頭的軟硬度也有要求。如過硬的枕頭,會使頸部肌肉得不到良好的放鬆,睡後易產生疲勞感;而太軟的枕頭則容易陷下去,起不到墊高的作用。只有彈性適中,軟硬適宜的枕頭,才是睡眠的良伴。這就要求我們在枕芯材料的選擇上,得多加留心,應選擇一些如穀物皮殼、木棉、中空高彈棉等既有一定彈性,而又不硬不軟的材料都不錯。

 

枕頭是落枕的一個原因,卻不是唯一原因,落枕最常見的原因,要數寒氣的侵襲了。受寒之所以會落枕,與風寒的特性密切相關,風寒有一特性叫「寒性凝滯」。血液正常是在以恒溫順暢流動的,但一有寒氣進來的話,人的血流就會變緩,乃至淤滯而形成淤血。如果是頸部受寒而形成淤血的話,表現出來的症狀,那就是落枕了。

 

很多落枕的人,脖子後面總是有一塊很硬很涼的肌肉「囤肩肉」,就是淤血囤積形成的。由於這種落枕是風寒引起的,祛風驅寒是關鍵。根據寒則溫之的原則,理當將寒氣驅逐出去,而驅寒的最佳方法,當然就是艾灸了。取穴就找和「風」密切相關的穴位:翳風、風池,然後加阿是穴。用艾條溫和灸10-15分鐘,每天2次即可。

 

翳風穴,「翳」原指羽扇,延伸為遮擋的意思,翳風就是把風遮擋住,穴位在耳垂後面,恰恰是最容易感受風邪的一個地方。把耳垂往後按,耳垂邊緣所抵住的部位正是翳風穴所在。翳風屬手少陽三焦經,與足少陽膽經交會,對一切「邪風」導致的疾病有效,善治一切風疾,有祛風、扶持陽氣的功效。

 

風池的「池」可以理解為城池,是繼翳風之後阻擋風邪的第二道屏障,屬於足少陽膽經,同時也在陽維脈上。《奇經八脈考》指出:「陽維脈起於諸陽之會…從腦空穴下行至耳後大筋外端風池穴,又與督脈會於項後…」可見風池有激發陽氣的作用,同時可驅除風邪,艾灸此穴對風寒侵襲所致的落枕大有裨益。灸法同翳風穴。阿是穴也就是痛點所在,自己覺得肩頸哪個地方最不舒服了,就在此處施灸,往往效果很明顯,因為阿是穴正是邪氣聚集之處。但如果落枕頻繁發生,一個月達三次以上,則可能是氣虛引起的了。

 

中醫認為「氣為血之帥」;當人體出現氣虛時,無法推動血脈正常運行,再加上晚上寒邪容易入侵頸部,造成氣血淤滯,不通則痛,導致落枕頸痛症狀。白天伏案工作太久,面對電腦的時間過長,長時間超負荷工作就會導致經脈空虛,尤其耗傷陽氣,陽氣衰則陰邪更容易乘虛而入,導致落枕。

 

這種情況驅邪之餘,更應扶正。經常落枕的朋友,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人參、黨參、黃芪、白術、山藥等補氣藥物。自我療養的話,推薦使用山藥,因為山藥味甘性平,不寒不熱、作用溫和,是氣虛患者自我調養的最佳美食。給大家推薦一款以山藥為主的美食:

 

■ 棗泥山藥糕製作方法
• 山藥500克、紅棗250克、蜜棗250克。
• 調料有:香油50克、白糖200克、糖桂花少許。
• 先將紅棗洗淨去核和蜜棗一同上鍋蒸爛後,入鍋加入白糖煸炒,做成棗泥。
• 再將山藥洗淨蒸熟後去皮,用消毒過的布反復揉搓成細膩的山藥麵團(揉搓時加入適量香油)。
• 包入適量的棗泥收口,放入模具內,磕出,撒上少許糖桂花,即可。

 

棗泥補血,山藥補氣,合二為一,堪稱氣血雙補的佳品,在《紅樓夢》裏,身體虛弱的秦可卿,就曾經吃過由賈母派專人送去的棗泥山藥糕。補氣重要,防寒保暖同樣非常重要,尤其是頸部這一段的保暖尤為關鍵,在頭顱和頸項的結合部,並排著風池、風府、翳風等穴位,這些穴位猶如屏風一樣,為我們阻擋著外來的風邪。因此經常落枕的朋友,一定不要讓這個部位受寒,冬天出門的時候,記得把圍巾戴上,以便保護好這三個穴位。

 

長期從事低頭伏案工作的朋友,應注意隨時活動頸椎,以防淤血的產生。總之,只有在艾灸的同時,做到了《黃帝內經》所說的「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才可能讓我們在一個頸椎疾患流行的時代,讓頸部活動不再受限!

 

 

 

(本文作者/吳大真)
(摘自/通了就長壽/大塊文化出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