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瑞‧貝尼森(Gary Burnison)/

編按:領導力是僱用合適的人,並把他們放到合適的地方?努伊(Indra Nooyi) 身為飲料公司的執行長,似乎對上述的概念不以為然。她對領導力的看法有其複雜性和細膩之處,只能由工作中學習,正如她所說的,對每個領導人都各不相同。她解釋說,成功的領導人必須縮小組織內部的溝通差距,執行長不能遙不可及高高在上,必須刻意經營,不僅和高級管理人員和直屬人員接觸,也要同時顧及每一名員工。為達到這個目的,努伊的作法是以每隔一周,就寫封信給所有員工,談浮現在她的腦海的議題,由棒球運動到多樣性和包容性都包括在內。以下書摘為本文作者對其訪問的內容...。

目的性績效-我們要做的每一個層面,都是由目的感推動

 雖然內部溝通至關緊要,不過努伊還說明了在大型跨國企業中,領導力遠遠延伸到公司之外。在努伊看來,她還必須注意到每個與公司有業務往來的國家。「像我們這樣的大公司,有責任照顧與我們有業務往來的每一個國家與社會。對公司和國家來說,這是分配的問題。」她補充說。

 這種思維使努伊採取她所謂的「目的性績效」(Performance with Purpose),作為她的使命和公司的經營策略。這是一種多重策略,列出了針對各個國家的工作目標,以及造福社會、環境,和勞動人口的詳盡目的。努伊對目的性績效抱著莫大的熱忱,她在談到這種經營原則時,顯然深以為傲:提供永續成長,同時改善地球和世界各地人民的健康和福祉。目的性績效絕非行銷口號或標語,努伊全心投入這個策略,這是她以目的來管理公司製造、行動,和行銷產品的方法。

 目的性績效涵蓋了百事可樂各方面的業務,包括更有效能地節約用水和用電、永續農業的做法,以及為低收入消費者提供經濟實惠的營養產品等方案,這也是努伊個人的高度使命。「因為我出生在國外,因此我看到企業在新興市場可以是為善或為惡的兩種力量—尤其是跨國公司,」她解釋說。「我看到他們創造就業機會、帶來技術、提高生活品質,但也看到他們在當地掠奪資源。我看到了最好和最壞的例子,感觸良多。身為執行長,我必須確保我們的公司不會像冷血動物那般經營。我們必須表現出我們關心我們所經營的每個社區。在每一個國家,我希望當地人民能認同我們是一家在地公司—是一家「本土」公司。要實現這個目標,最好的辦法是問:『作為一家公司,我們如何把這個全球性企業的肌肉和骨骼,結合每一個國家的智慧和靈魂?』」

 百事公司已更進一步推行目的性績效,公開承諾到二○二○年之前所有的營運目標。這些目標已經在二○一○年的年度報告中做了詳細討論,也在網路上更新了進度和指標。

 儘管許多企業領導人都會談到企業的社會責任,但這些責任往往附屬於公司的業務之下,努伊則希望讓目的性績效深入到公司營運的每一個環節:「這不是在工作中著重績效表現,然後再在一旁兼營好人好事,事實上,我們必須執行我們的宗旨目標才能達到績效。」她補充說。「這不是目的與績效,也不是目的或績效,而是目的性績效,所以我們要做的每一個層面,都是由目的感推動。」

 她在二○○六年初任執行長那年,推出了目的性績效,當時要讓她的團隊接受它就是一種挑戰,但最後他們做到了。目的性績效對企業文化的影響,甚至連努伊都覺得吃驚。她談到有天晚上她看到美國公共電視網(PBS)播出的一個節目,報導北卡羅萊納州新伯恩市(New Bern)的榮民艾瑞克.埃蒙森(Eric Edmundson)中士,因傷殘而必須由父母親照顧。「我看了這個節目,感到十分難過……,」努伊說,她的聲音流露出情感而變得愈來愈微弱。這個故事之所以深深打動她,部分原因是因為新伯恩是百事可樂的發源地,就在這裡,迦勒.布雷德(Caleb Bradham)於一八九八年在他的藥房裡發明了百事可樂。

 除了這個巧合之外,努伊不需要更多的理由來採取行動。她致電給當地的百事可樂分公司經理,要求他送百事可樂公司的產品和優惠券給埃蒙森,並把她寫的私人信件交給這個家庭。令努伊驚奇的是這名經理的反應。「他說,我很驕傲能為達到目的性績效承諾的公司工作,這是目的性績效最了不起的地方,」努伊說。「當公司最前線的人這麼說,你就知道它已經深入到公司的各個層面了。」(本文節錄自《大無畏》,時報 2012年3月9日出版)

 

台灣最美的賽道-2011太魯閣峽谷馬拉松(下) (4).jpg 台灣最美的賽道-2011太魯閣峽谷馬拉松(下) (16).jpg  

arrow
arrow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