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方正/老爺大酒店集團執行長兼礁溪老爺大酒店總經理

 提到服務業的「標竿學習」,一般人總是直覺想到向大飯店、精品店看齊,但這方向不一定對,我反而覺得分佈在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連鎖冷飲店面,其中大有學問。

 雖然我自己不喝冷飲,但年輕同事們非常喜歡,所以我經常看到他們點個10幾杯送到辦公室來,讓我目瞪口呆的是,這10幾杯除了飲料本身不同外,連各自的糖分、冰度都不一樣,於是引發我極大的興趣,開始研究各家茶飲的「菜單」。

 一張小小的傳單上,光是3種冰度、4種糖度、12種加料,搭配起來已經有144種變化,再乘上50種飲料,你看,提供顧客多少選擇?台灣連鎖冷飲店的品牌不少,每一家還要透過不同的產品組合,標榜「季節限定」、「現泡」、「大杯不加價」……等各種變化來凸顯自我特色,而這不過是我們生活中最便宜、最庶民的商品。

 對照這一杯小小飲料所提供的「客製化」服務,很多所謂「高端」、「昂貴」的服務業,提供的反倒只是制式服務。不管是買杯奶茶可以少冰去糖,還是點份鹽酥雞可以加辣加胡椒,當消費者已經在各方面習慣有很多選擇、也期待服務能做到這種程度時,服務業工作者有沒有廣泛意識到這種需求,並且將它內化成自己的競爭力? 

**向小店學習 

 愈是提供高單價商品的服務業,愈應該時時提醒自己:為什麼30元飲料能做出來的,賣200元的咖啡卻做不出來?在了解顧客偏好度跟滿足需求上,哪裡還能創造價值?

 舉例來說,當在便利商店就能買到35元的拿鐵跟卡布其諾時,飯店的咖啡機沒有理由不在功能上升級。就算是星級的餐廳,遇到客人要加油添醋調味道,若是心態上仍堅持「我的料理就是這樣,不能改變」,面對愈來愈有主張的消費者,繼續抱持高姿態,也絕對行不通。事實上,對服務業來說,這並不是件壞事,反而是讓我們的服務加值,當它進一步變成系統化的Know-how後,足以成為台灣生活產業獨一無二的優勢,甚至是輸出海外的最大利基。 

 在連鎖冷飲業,我們已經看到很多品牌在大陸、東南亞、乃至於歐美市場複製的成功經驗。細緻化的服務加上洞察消費者的過程,在當地非常有吸引力,也是台灣服務業走向國際化的珍貴資產。(本文節錄自《能被小用,才是大才:27個不可不知的服務關鍵》,天下雜誌出版 ,2012年1月10日)

IMG_8912.JPG IMG_8921.JPG  

arrow
arrow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