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ao Hosoya/管理顧問、QUNIE股份有限公司常務董事

編按:在團隊合作的過程中,良好溝通容易造就事半功倍,反之則往往事倍功半。本書摘透過案例,從Why與What的觀點,協助組織成員找出溝通之道。

 接下來,讓我再以下讓我們用職場中司空見慣的場景,來想一想案例中的主管與部屬對於事情看法的根本落差及發生原因。

【案例研究】林主任與業務小李的對話

 林主任:「小李,你最近怎麼了?都沒接到什麼訂單。」

 小李:「還好啊。我很拚命跑客戶,但是現在景氣這麼差,生意實在很難做。」

 林主任:「你有仔細在聽客戶說些什麼或者需要什麼嗎?你該不會是去客戶那邊晃一晃就回來了吧?」

 小李:「主任千交代、萬交代的事,我怎麼敢忘記。但是,就是接不到訂單啊!」林主任:「真的嗎?你有去了解客戶到底在想些什麼?還是,只是去哈拉而已?跟客戶聊天,一定要死纏爛打才有用。」

 小李:「到底要怎麼做才對呢?每個客人的個性跟狀況都不一樣啊,而且,我覺得自己很認真的在跟客戶聊天。」

 我想,以上的對話並不是只有業務部門才會發生,只要有「從屬關係」的職場都可能有發生這種狀況,我想,問題的重點在於立場的不同所造成。

 上述案例中,顯而易見的,林主任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心裡面卻想著:「說什麼『都有在聽客戶講話』,我看大概就是問一問:『最近有什麼需求嗎?』,客戶說:『沒有』,然後一聲不吭就回來。我去的話,絕對不一樣。」

 身為部屬的小李,心想:「這麼認真跑客戶也被罵,主任又沒去客戶那裡,就只會講一些大道理。」

 像這樣溝通上的落差,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呢?一般說來,能夠當上主管的人,都累積一定的成功經驗,因此不論是洽談生意或者誘導客戶說出心聲的技巧,都是因為過去累積相當經驗的關係,可以說是比較擅長「思考」的一群。

 另一方面,身為部屬的員工,雖然經驗不足或思慮不周,但是,卻又掌握最多的「第一線消息」,這樣的落差造成主管與部屬之間溝通不良的結果。

 我認為,消除這種落差最重要的關鍵,應該是先對雙方的落差有所認知才行。其次,做為主管的不能只是指出部屬的「思考方式」太過天真,只追究行事不周之處,而是應該仔細問出第一線的具體資訊(What),然後結合Why型觀點,提供部屬具體的建議;而身為部屬的,也應該認清自己「思考方式」太過天真的弱點,將自己直接看到或聽到的現象正確的傳達給主管,並且請教如何從較高的視野將What當成食材烹調出一道佳餚,以便踏上另外一個層次。

 以上的說明雖然是以「主管與部屬」為例,但是,如果換成「公司跟分公司」也是同樣道理。

 一般說來,公司是以Why型思考的角度,從「整體觀點」「長期觀點」「策略思考」的宏觀視野經營事業。因此,比較缺乏來自現場的第一手What資訊。

 另一方面,分公司最清楚每天所發生的個別現象(What),但是,思考事情的方式比較趨於微觀,處理事情時容易偏頗並且糾纏不清,因此,會陷入先前提到的「主管與部屬」結構,彼此認為對方「搞不清楚狀況」。

 如果追根究柢的話,各位就會了解這種落差,其實是因為Why型思考與What型思考的對立所造成的結果。(本文摘自《為什麼你不再問「為什麼?」》,經濟新潮社出版,2012年1月13日)
 
■ 延伸閱讀: 專題:問「WHY?」讓問題更清楚、答案更明白

 

EMBA (26).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主任 EMBA
    全站熱搜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