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千甲社區巴哈克協會原住民和竹苗客家住民3月栽種的小米今天慶祝豐收,由於台灣面臨10年大乾旱,農民因限水被迫休耕,有原住民和客家住民改種傳統小米,這些作物不僅是饑荒之糧,更適合旱地栽種,如今收成,大家一起開心慶豐收。
位在竹市水源之地的千甲農場,由里巴哈克協會一群都市原住民照護的有機農場,原住民和幾個客家人和閩南人在自家田裏栽種小米,經過四個月的細心栽種,終於有收成,雖是第一次在平地種,但收成達5成到7成,算是大成功。
帶來小米種子的台東牧師戴明雄說,小米和紅藜都是上帝賜給世人在乾旱及饑荒時的糧食,因為不需太多水分,在旱地與山坡地具強韌生命力,是原住民聖品,不僅小米梗及穗是原住民祭天祈福的神聖物,小米穗更是最佳抗旱作物。
牧師戴明雄說,小米是澱粉含量少的鹼性五穀作物,連糖尿病患者都可食物,且含植物性蛋白,是很棒的作物,且可做成各種小米製品。
里巴哈克協會總幹事劉美玲說,乾旱隨時可能發生,小米和紅藜就是最棒的抗旱作物,鼓勵政府多加推廣具經濟價值的抗旱作物,一來可與大地共存,二來也能推廣原住民傳統農作。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